2017年对于虚商来说就像一场噩梦,正式商用牌照爽约,还被实名制、电信诈骗等问题拖入谷底,这可真是个热点又痛点的话题。
虚商的2017年困境开端
2017年本应是虚商走向新高度的一年。然而,说好的正式商用牌照没能到来。许多虚商受到影响,像部分虚商资金链断裂、创始人失踪。这些事件的发生是有实实在在地点的,在各地的虚商企业中,员工与合作伙伴都受到冲击。企业的运营进入混乱。同时,很多虚商发展策略出现问题,单纯追求用户规模。
与此同时,市场环境对虚商也非常不利。虚拟运营商没有把握好发展节奏,加上监管力度的突然加大,更是措手不及。170号段被贴上不良标签,虚商的名声一落千丈。
实名制与监管问题
实名制把控是虚商必须承担的责任。在2017年,许多虚商在实名制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漏洞。在各地的营业点以及线上渠道,身份信息审核不严格,相关部门不得不加强监管。例如一些城市存在大量使用虚假身份注册170号段的情况。
监管部门加大力度,频频约谈虚商。这中间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联合行动。这使得虚商的业务发展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情况,毕竟很多业务决策必须要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
市场竞争压力
2017年运营商与互联网厂商的合作对虚商冲击非常大。联通大王卡等互联网卡的推出,以巨大的用户基数获得成功。其发展的5000万用户背后是对虚商市场份额的强力挤压。从价格到用户体验,虚商都不占优势。
虚商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举步维艰,想要获得新用户变得极为困难。不仅新用户难以获取,老用户也面临着一些困扰,比如170用户电话无人接听的情况越发严重,这也导致虚商的口碑越来越差。
虚商的内部问题
在内部,很多虚商以唯用户规模论英雄这种策略导致了很多问题。在盲目追求用户数量增加的同时,粗放式的管理使得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例如人员工资投入过大,办公场地租赁成本较高等情况在虚商企业中非常普遍。
只有少数虚商盈利,大部分虚商面临着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像分享通信这样的虚商,甚至出现了欠薪这种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和员工稳定性的事情。
虚商的转机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虚商中也有不少积极向上的应对者。许多虚商开始强化实名制管理,改变自身面貌。例如远特通信推出“卡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卡号分离,保证实名制。在全国各地的营业点开始重新梳理业务流程。
爱施德U.友基于自身能力进军物联网业务,展现出了新的发展希望。一些虚商通过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努力改变市场对其的糟糕印象,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虚商的贡献得到认可
虚商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创新的地方被认可。像零月租、多用户共享、流量不清零等方案都是虚商率先推出的。全国各地的用户都从中得到了实惠。这些举措被基础电信企业借鉴。
在国际业务、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方面虚商也有一定积极进展。工信部也对虚商在创新方面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些都说明虚商虽然遇到很多挫折,但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