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在此处输出
现在网络上“美国人在小红书,韩国人在上海”的景象十分热闹。线上流量和线下入境游生意正奇妙结合,入境游市场有了新变化。
韩国游客涌入上海
便利的交通和免签政策,让韩国游客大量前往上海。先是“上海挤满了过周末的韩国人”,后来又是“上海挤满了跨年的韩国人”。韩国游客一下子成了焦点,受媒体和网络关注影响,大家目前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了他们身上。
起初这热潮还未完全显现,但新政策影响逐渐释放。据观察,从两个月后的7月起,上海当地外国游客明显增多,城市愈发热闹。
海外社媒带动流量
政策放宽的同时,海外社媒助力巨大。带有“China Travel”标签的内容在TikTok、YouTube等平台获高播放量与关注度。越来越多国外游客受吸引,想来中国一探究竟。
去年春天起,外国用户在这些平台发中国旅行相关视频,播放量可观,评论里很多外国人表达想来体验的想法,比如去重庆。这使线上流量为入境游埋下热度伏笔。
从业者创业新机遇
入境游市场变化让从业者心动。过儿此前在上海旅行公司工作,看到“China Travel”在海外火爆后,埋下创业种子。去年9月他下定决心辞职,10月回重庆开启创业项目,想做帮助外国游客打破信息差的旅游App。
为做好项目,去年10到12月,过儿陆续接待十几名外国游客,深入开展用户调研,为后续创业做好前期准备。
传统与新玩法转变
入境游虽非新生意,但“玩法”已有很大不同。2019年疫情前,国内入境游以传统旅行社为核心,外国游客多报团旅行。
如今则大不一样,外国游客旅行方式变化,意味着入境游生意“打法”升级。社媒渠道成为获客关键,从业者意识到抓住流量才能抓住游客,行业格局在发生改变。
消费需求个性化
外国游客需求更加个性化。去年12月,三名澳洲华人在小红书找到Daniel,称曾在国外社媒刷到中国传统宫宴,想在上海之行体验。这体现出他们不满足常规旅行项目,追求独特体验。
对于从业者而言,满足这种个性化需求成为新挑战和机遇。要开发更多特色旅游产品,才能在市场中赢得优势,跟上游客需求变化。
行业竞争与挑战
入境游虽热,但并非想象中的蓝海。有传统旅行社从业十余年的业内人士表示,疫情前很多电商入境旅行社已发展成熟。
在过儿看来,当下能在入境游热潮中获利的,多是有相关积累的人。要么原本就在做入境游业务,熟悉外国游客喜好,这也提醒新进入者需面对竞争和挑战。
各位读者,你觉得入境游未来还会在哪些方面有新的发展趋势?欢迎评论互动,觉得文章有用的话也请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