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带货崛起
如今短视频大行其道,各平台纷纷接入商城功能。用户看着“吃货”主播大快朵颐、女主播貌美推销,心动之下只需点击视频链接就能“一键购买”。比如抖音、快手等平台,带货直播十分火爆,众多主播加入其中,把它当成了新的销售战场,吸引了大量用户消费。
方便快捷的购物模式,让不少原本不常网购的人也开始在短视频上购物。有数据显示,短视频带货的销售额在近一年呈直线上升趋势。大家都想通过这个新渠道,轻松买到心仪产品。
质量问题频出
随着短视频带货越来越火,产品服务质量问题逐渐暴露。网友陌辞是汉服爱好者,关注古风饰品主播后,花了钱买喜欢颜色的首饰福袋,结果货不对板,颜色完全不一样。与主播交涉还被拉黑,她心里别提多气愤了。
还有消费者反映,买的水果是烂的,鸭蛋没有油。像在抖音和快手上,不少消费者都碰到过类似的糟心事。视频里展示的商品好好的,到手却差强人意,大家纷纷感慨“看了心动,买了心痛”。
主播形象包装
很多带货主播特别注重形象包装。像朴实的农民大爷、一脸真诚的大男孩形象经常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些形象加上可观的播放关注量,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北京商家老杜说他见得多了,主播靠形象吸引顾客,但卖的东西质量没保障。
消费者往往会因为主播亲切的形象而信任他们,但后来却发现这不过是吸引大家消费的手段。一些主播打着“助农”“实在人”的旗号,实际上产品却有很多问题,这让许多消费者失望。
评价参考缺失
过去网购,买家评价很重要。但在短视频购物里,这个重要的参考却没起到大作用。在抖音上,商品页面没评价信息,只有鲜有人问津的晒单栏。笔者随机点开几个晒单视频,看到的是烂水果、不合格的食品。
在快手上,有的合作电商连晒单栏都没有。这使得消费者在购买时很难了解商品的真实情况,只能凭主播的介绍来做决定,大大增加了购物风险。有时候,消费者就像盲目掉进消费陷阱一样。
本质仍是广告
在商家老杜看来,短视频带货其实还是广告生意。抖音放心购平台的多位商家也表示,要想在店铺获得高流量,就得买广告。这就导致很多商品不是依靠质量,而是靠广告推广来吸引消费者。
有些商品质量一般,但因为广告做得好,销量却很高。而真正优质的商品,如果不投入广告,很难被消费者发现。这种情况对市场的健康发展不利,也容易让消费者花冤枉钱。
消费维权指引
对于短视频购物带来的问题,专家给出了维权指引。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提示,消费者购物前要查看对方有没营业执照,不然权益受损很难维权。购物时要保存好商家承诺、支付凭证等消费凭证。
遇到问题先和商家协商,不行就向消协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同时,平台方也要负起责任。平台内开店经营就得按相关法律履行电商平台责任义务。如果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的真实信息,消费者可以向平台索赔。
你在短视频购物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又有没有成功维权过?快来评论区分享,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