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保障计划亮点 /b>
近日,闲鱼推出“个人卖家流量保障计划”,颇具看点。新增个人卖家综合服务标签、个人闲置物品个性化卖点标签,还上线了“个人闲置”新入口。这个“个人闲置”新入口如同为个人卖家量身定制的展示区,让他们闲置物品有了专门的展示渠道,能更好地接触潜在买家。
这一系列措施从“人货场”三方面保障个人卖家流量,显示出闲鱼希望个人卖家能在平台上有更好的交易体验,吸引更多个人用户在闲鱼处理闲置物品,提升个人卖家在平台上的活跃度和曝光度。
平台策略过往倾向 /b>
早些年,随着闲鱼用户和流量持续增长,大批B端商家嗅到商机纷纷涌入。鉴于B端商家的商业价值,闲鱼愿意采取诸多措施扶持他们发展。比如为B端商家提供运营指导、优惠政策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平台开展业务。
在这个阶段,大量B端商家充斥平台,占据不少流量资源,使得个人卖家在交易中可能面临更大竞争压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人卖家的积极性和平台原本的个人闲置交易生态。
闲鱼核心价值体现 /b>
作为二手电商平台,闲鱼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其独特的二手闲置生态。它起初的核心价值就是为个人卖家与买家提供便捷、高效的交易平台。人们将闲置物品挂在上面,找到有需求的人,各取所需。
这是一种盘活闲置资源、减少浪费的环保交易模式,吸引了大量个人用户。通过这种方式,人们不仅处理了闲置物品,还可能以较低价格获得所需商品,既经济又实用。
收费调整及影响 /b>
去年6月份,闲鱼开始对平台内“高频且高额交易”的卖家收取软件服务费。原本,闲鱼服务个人用户,门槛低,开店不需要缴纳佣金、保证金,吸引了不少职业卖家。
收费政策实施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卖家和“二手贩子”的大量涌入,优化了平台生态,但也增加了他们的运营成本。很多职业卖家开始犹豫是否继续留在闲鱼,平台上个人闲置交易氛围相对有所回归,交易质量和用户体验有所提升。
线上线下业务拓展 /b>
尽管是线上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也在拓展线下业务。将业务边界延伸到线下,这可能是为了打造更完整的二手交易生态系统。
比如举办线下的二手物品集市,让买家和卖家可以面对面交易,增加交易的真实性和互动性。但在拓展线下业务时,可能会面临场地安排、活动组织、安全保障等多方面问题。
平台调整背后矛盾 /b>
闲鱼在调整个人卖家和B端卖家关系时,面临着生态和GMV之间的矛盾。其最初定位是个人卖家挂售闲置物品的主阵地,可引进小B端卖家确实带来了显著的GMV增长。
所以之前闲鱼拥抱B端商家,还推出“鱼小铺”、“闲鱼管家”等工具服务职业卖家。而现在向个人卖家倾斜,是意识到平台生态的重要性。不过,对全体卖家收取0.6%的基础软件服务费,又体现了其加快商业化进程的决心,这能在多大程度上平衡生态和GMV,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你觉得闲鱼这次向个人卖家倾斜的策略,能长期坚持下去吗?如果你觉得文章有用,欢迎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