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小年轻总是把想退休挂在嘴边,然而退休后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开始?近日就有年轻人鼓励退休爸妈出国留学的新奇现象,这之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事情。
年轻人的退休畅想与现实反差
年轻人渴望退休后的自在,可退休并不意味着只是休息。现在的小年轻之所以想退休,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比如在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写字楼里,年轻人每天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然而他们想象的退休可能只是不工作的清闲,却没意识到退休也可以充满活力。而现实中退休老人做出像留学这样的积极事情,和年轻人形成了有趣对比。很多老人退休后没选择单纯休息,而是去追求新的目标。
年轻人的生活看似现代,但当老人们做出留学这种新鲜事时,就会发现老人们的勇气可嘉。他们突破了常规对退休生活的定义,相比之下年轻人光嘴上说退休,却缺乏实际的活力规划。
退休爸妈留学热潮兴起
在当下,这种鼓励退休爸妈留学的风气逐渐兴起。比如前面提到的po主妈妈去希腊留学,这不是个例。在社交媒体的一些留学群里,可以发现有不少子女在帮爸妈咨询留学事宜。一部分原因是经济条件的改善,子女有能力支持。而且现在留学手续也更便捷,许多中介机构专门推出适合中老年人的留学项目。
从父母角度来看,退休后的时间比较充裕。以前忙于工作和抚养子女,现在有时间去实现自己年轻时未实现的梦。像王晓西这样,把留学当成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还有一些老人想去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对留学也跃跃欲试。
家庭支持是关键因素
家庭的支持在这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就像王晓西的妹妹,拿出钱当“半额奖学金”支持姐姐留学。这种家庭内部的鼓励极为重要。在一些家庭里,子女的观念转变很大,他们觉得父母辛苦一辈子,应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例如有个上海的家庭,儿子非常支持退休的妈妈去法国学绘画。
而且家庭成员间的互相鼓励,能坚定老人留学的信心。家庭关系和谐,有足够的支持,老人们在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更有动力去克服。同时家人还能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建议,如如何应对国外的生活环境等。
留学中的挑战与克服
王晓西在留学期间遇到了诸多挑战。刚开学时听课困难,希腊英语口音重,数字化的校园系统使用不便。不过她用自己的方法克服,上课拍照课后消化,自己努力考雅思。这在老龄留学群体中是很常见的现象。曾经有一位去英国留学的退休老人,一开始不习惯英式口音,后来就每天听BBC广播练习听力。
对于高龄留学者而言,最大的挑战可能还是和年轻同学的交流。王晓西和年轻同学分享家里的猫来拉近关系。而有去日本留学的老人,会做一些传统的中国点心给同学,以增进感情。通过这些方式来融入集体,才能让留学之路更加顺利。
留学对老人自身的意义
留学对于退休老人本身意义非凡。王晓西留学不是为升职加薪,而是重新写毕业论文,更好地认识自己。还有的老人留学是为了掌握一门新技能。在加拿大有个退休老人,留学是为了学平面设计,后来自己出了一本游记配图册。老人们在留学中找到了退休后生活的新意义。
从心理层面来说,这让他们感觉自己还很年轻有活力,不再被年龄限制。能够满足自己多年的求知欲,学习不同的文化知识,生命仿佛有了新的活力和方向。
退休后积极生活的启发
退休后的积极生活给所有人带来启发。像评论区的那些“学无止境”的阿姨们,还有70岁到美国留学的大爷。他们展示出了积极的生活态度。社会应该正视和尊重老年人的这种活力。对于年轻人来说,不要总是消极地想着退休的清闲,更要看到退休后的无限可能。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在年轻的时候就多去尝试新事物,不要等到所谓的“退休”。
你是否也被这些退休后留学的老人所打动?欢迎点赞、分享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