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在2023Q4及全年财务报告显示其经营状况的巨大转变。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财报就像一颗重磅炸弹。一家从亏损状态迅速转变为盈利的企业,背后肯定大有文章,大家都会好奇它怎么做到的。
不再盲目竞争
快手之前一直和抖音竞争,想要在短视频市场分一杯羹。以前总是在追赶抖音的步伐,忽略了自己的道路。现在它不再这样,在2023年,心态改变很大。例如它进行组织瘦身,员工数缩减至2.3万人左右,这可以节省很多资源。这表明快手开始思考自身的定位,重塑发展策略。这种转变反映出快手开始从内部变革适应市场需求,不再被竞争对手牵着走,而是走自己的路才有了今天的好成绩。
下沉市场的机遇
在市场中,下沉市场的潜力巨大。一二线城市互联网服务已经趋于饱和。就像拼多多、瑞幸发现了下沉市场的魅力一样。早在过去十年左右,一二线城市用户的互联网服务就过剩了。但是下沉市场的细分需求并没有完全被挖掘。大环境发生变化后,企业稍微向下沉市场发力,数据上就能迅速看到成效。快手也意识到这点,从单纯追求高增长到重视利润,下沉市场成为关键的一环。
电商和下沉相融合
下沉与电商之间并不是对立关系。快手很好地掌握了这一点。它不是第一个发现这种融合优势的企业,但是它抓住了机会。一些企业的成功例子给了快手启发。借助下沉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来发展电商业务。例如拼多多的崛起,让大家看到下沉市场里蕴含的巨大商机,它在看似已经饱和的电商市场开辟出一条道路。快手在这一理念下,让自己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利润增长得到强化。
借鉴其他平台
拼多多、瑞幸等的故事给快手很多经验。拼多多成功打开下沉市场让人眼前一亮。而瑞幸在咖啡市场通过精准定位,同样也和下沉市场有一定的关联。快手看到这些,从中学到如何把自己的产品深入到下沉市场来获得收益。比如从他们的产品布局,经营模式等方面借鉴优点,帮助自身调整发展方向。
拓展新的业务
2023年很多互联网公司悄悄布局本地赛道。像抖音、小红书、微信等都不同程度进行了布局。从买菜到团购,到餐饮到店等业务全面铺开。快手也在这样的大潮流下,积极拓展新业务。通过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在业务多元化上持续发力。在各地通过贴近本土需求的业务推出,来带动营收。
提质增效进行时
快手从过去的亏损到现在盈利,是从整体上优化自己的运营模式。不是单纯为了扩大规模,而是开始关注利润的增长。它通过提高毛利率等方式实现盈利。例如2023Q4毛利率攀升至53.1%。这是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成本控制也取得不错效果的成果。它经过多方面的改变,从经营逻辑上彻底转变。
你觉得快手这种盈利模式能否持续稳定下去?希望大家点赞、分享、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