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学习正流行起来,它的便捷性以及互动性是亮点。人们能随时随地学习,还可跟名师互动、分享给朋友,这成为年轻人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又有哪些值得关注之处?
视频平台打破时空限制
网络的普及让人们得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无论你身处偏远地区,还是在忙碌的大都市,只要有网络,随时能在视频平台开始学习。比如,一个上班族在地铁上,可以打开手机观看法学课程。以前人们只能到特定场所,在固定时间听课,现在用户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而且,人们可以从全球范围内选择想学的知识内容。
这一形式大大增加了知识传播的效率。传统教学可能只能面对几个班级的学生,而视频平台能让专家学者的课程被更多人看到。像罗翔教授的刑法课,在B站的受众遍布全国甚至国外。
专家学者圈粉年轻人
视频平台上很多专家学者意外走红。像罗翔教授,他幽默风趣的讲解吸引大量年轻人。案例生动形象,让看似晦涩的刑法知识通俗易懂。他那满屏弹幕和超2190万的B站粉丝就足以证明。还有其他众多领域的学者,他们用独特的教学魅力让年轻人逐渐“上头”。
专家学者的出现,让年轻人能够获取到专业性很强的知识。盖琪教授所说,这让原本没时间或者没机会接触专业知识的人,能利用碎片时间提升自己。
知识传播的新挑战
网络观众差异性很大。和学校学生不同,有不同年龄层次与人生经历的人在观看课程视频。这就要求讲者要找到适合大群体的表达方式。比如要做到严谨性与通俗性兼具。赵斌教授说要用简单话语描述专业知识,这不是易事。得平衡雅俗共赏与科学严谨的尺度。平衡不好,就可能让部分受众无法很好理解或者降低学习兴趣。
传播形式的优势
网络直播、短视频形式下知识传播的形式诱人。能够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展现,感受更加全面。像一些科普视频,能有动画演示,有讲师生动解说。王炎龙教授提到受众能以低成本学习知识,比如免费就能看许多高质量课程。它跨越了空间和时间。不同地区的师生可以在线交流。
这样的形式也增加了教学的互动性。在评论区,大家可以对知识点讨论。对于不清楚的地方“催更”。
多平台的知识内容覆盖
各个平台都大力推广知识类内容。B站的知识区涵盖多个类别,科学、法律等应有尽有。抖音的“涨知识”话题视频播放量达5562亿次。快手的《快手新知播》邀请各界人士讲解专业知识。这既体现民众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平台对知识传播的重视。腾讯打造的公益项目邀请科学家讲解青少年关注的话题并引发众多关注。
科普知识的特殊意义
当下人们求知欲旺盛,但互联网知识参差不齐。科普博主严伯钧意识到自己在科普中的责任。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能帮助大众在纷繁的网络信息中辨别真假。例如在养生话题上,正确的科普能让大众避免一些伪养生的骗局。
你是不是觉得视频平台会让自己的知识储备变得更加丰富?快来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