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内容生态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像百度贴吧、百度知道。而5月初推出的“聚能计划”想吸引直播创作者。可现在的百度面临着种种状况,这背后有着不少可探讨的地方。
百度早期布局
百度贴吧、百度知道是百度早期布局内容生态的重要成果。这些产品推出时间早,那时候网络发展未如今日这般成熟。它们在当时吸引了大量用户,在知识分享、兴趣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且多年持续运营,积累了海量用户,成为百度内容生态的重要根基。后来还通过投资、并购等手段进一步扩充生态版图,这表明百度很早就有构建内容生态的眼光。
网络环境在不断变化,内容来源和形式日益多样化,早期布局的这些产品也面临挑战。比如遇到新兴内容社区的竞争,部分用户被分流。虽然有先发优势,但在适应新趋势上需要不断调整,像对移动设备的适配、新功能的开发等,如果适应慢就会影响用户体验并失去部分用户。
聚能计划
“聚能计划”旨在利用流量与现金补贴吸引优秀直播创作者。这是百度顺应现在直播潮流做出的动作。在当下直播这么火的市场环境下,百度希望通过这样的计划提升自己在直播领域的影响力,增加创作者数量能丰富直播的内容种类。
然而从目前来看,直播领域竞争非常激烈,各大平台已经有不少成熟的创作者和粉丝群体。百度与他们竞争需要投入巨大资源,而且涉及如何培养长久的用户观看习惯。要在众多强大竞争对手的环绕下突出自己的特色并吸引人,这并非易事。
市值比较
将百度市值当作一个计量单位,相比之下阿里巴巴、腾讯市值是其18倍,美团2.8倍,拼多多2.5倍。这反映出百度在市值规模上与网络巨头的差距。一方面,这和百度在新兴业务拓展与经营上有关系。比如在O2O业务方面没有做到顶尖位置。
其他企业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发展迅速并能不断横向扩张。例如阿里巴巴在电商基础上的金融、物流拓展等。百度虽然也努力涉足多个领域,但成功项目对比其他企业较少,从而导致整体市值差距明显。
用户数量变化下的创业故事
中国网民数量在2010 - 2015年不断增长,从4.6亿涨到6.9亿,手机网民占比从69%提高到90%。美甲、洗车等创业故事在早期说得过去。但随着市场的成熟以及互联网格局的改变,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开始显现。曾经小而散的创业模式在人口红利退去后难以维持原来的发展速度。
企业需要转变经营思路,找到新的增长点或者优化旧有模式来适应新的网民需求。而百度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何在新的网民大军的市场格局下调整自己的业务,比如从搜索业务如何更好的向新用户提供更精准、多样的服务。
O2O业务的投入与变化
2015年李彦宏要给糯米200亿发展O2O/团购业务。这反映百度当时对O2O业务的重视程度。在O2O竞争激烈时期,百度希望通过大量投入来抢占市场份额。这几年做了些不错投资,可大多是跟随阿里、腾讯其后。
但商业模式并未很好的形成自我主导逻辑。随着百度搜索框对用户吸引力下降,竞争力大不如前。当时市场情况变化快,O2O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到2015年12月李彦宏说团购模式将不存在,百度在O2O上大量资金的投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持久收益。
短视频和直播业务发展
2018年百度开始发展短视频和直播业务。并宣称当日活达1.1亿,日分发量达30亿。可在直播领域,KOL话语权极为重要。李彦宏客串KOL也体现他在努力挖掘这个领域的潜力。
但当前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流量红利消退。百度想凭借短视频和直播业务来弥补之前在移动时代欠缺的表现,在当前复杂的竞争环境下是个巨大挑战。其他平台已经有了成熟的短视频和直播体系与受众,百度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做出差异化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你认为百度在互联网竞争环境下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发展道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