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各大互联网平台又开启了红包大战,金额一个比一个高,这场激烈的竞争究竟谁能胜出?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红包金额大比拼
抖音确认成为春晚红包合作方,春晚直播发 12 亿红包,App 显示总额 20 亿,意味着春节还会放 8 亿。快手在 APP 图标更新春节红包总额 21 亿。百度则连夜追加 12 亿,让好运中国年红包达 22 亿。淘宝也公布“淘宝式过年”玩法,2 月 8 - 10 日瓜分 20 亿奖金。各平台真是毫不手软。
平台策略与目的
以往春晚红包案例显示,撒钱能换来可观流量。如 2019 年百度 9 亿红包,春晚直播互动达 208 亿次。2018 年百度参与春晚是为推广百度 App。今年抖音刚上线抖音支付,业内推测想复刻微信支付成功。各平台借春节撒钱,是想用流量推广自身业务。
红包活动情况
各平台的红包活动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用户在春节期间有更多闲暇时间,乐意参与平台活动。像淘宝的瓜分奖金活动,让很多人在闲暇时打开淘宝互动。不过不同活动规则不同,需要花费的精力也不一样,有些活动简单易参与,有些则需要完成多个任务。
用户参与热度
春节红包活动确实极大地调动了用户参与度。很多人都积极参与瓜分巨额奖金。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对红包活动充满热情。走亲访友间隙,大家都不忘拿出手机参与活动。而且,活动还增加了社交互动性,大家会分享参与方式和经验。
沉淀用户难题
尽管撒钱能短时间获高关注,但沉淀用户仍是问题。之前某问答奖金活动,用户答对题参与瓜分奖金,但后续用户留存率不高。如今春节各平台拼红包,短时间吸引流量,但如何让用户之后继续留在平台,加强平台功能粘着度是关键。
未来竞争思考
各大平台在春节红包大战中下足了本钱,未来竞争还会持续。要想不浪费巨额红包投入,必须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只有真正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体验,才能将流量有效沉淀。比如提供优质内容、便捷功能,这样用户才会真正留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