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双11”,淘宝天猫把“全网最低价”当作核心KPI,那时大家对这个策略充满期待。如今这个口号收起,背后是诸多因素在起作用,这也体现了电商竞争环境的复杂多变,让人不禁好奇这之中的缘由。
淘天战略转变的背景
曾经,“全网最低价”是淘宝天猫的王牌。彼时的电商市场,大家都在争夺低价领域。然而现在,拼多多等的强劲发展改变了格局。就拿目前来说,拼多多依靠低价吸引了海量用户。同时,整体消费力疲软这一情况也不容小觑,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谨慎,这使得低价策略不再像以前那样奏效。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淘天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策略。这里也涉及到商家的处境,若一味追求低价,商家的利润空间会被压缩得厉害。众多商家表示在过去的低价策略下经营压力颇大。
“仅退款”功能背后的意义
2023年“双11”结束后,淘天迅速上线“仅退款”功能。这个举措很明显是在向拼多多看齐。拼多多是率先推出此功能的电商平台并在市场上获得认可。
淘天推出这个功能首先是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如今消费者对于购物的便捷性和保障性要求很高。就拿身边一些年轻消费者为例,他们习惯在购物时选择有良好售后保障的平台。此举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重新关注淘宝天猫,尤其是那些习惯于拼多多售后模式的用户。同时,这也是淘天在竞争激烈的电商生态中的一种讨好消费者的方式。对于商家而言,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但也促使他们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然就可能面临更多的退款。
淘天六大业务集团中的状况
在阿里巴巴旗下的六大业务集团里,淘天是唯一收入负增长的集团。这一数据十分刺眼,表明其面临的困境。这种负增长的背后是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一直被提及的竞争压力,拼多多和其他新兴电商平台的崛起,分流了大量用户和订单。
而且淘天原本的一些业务模式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难以维持高增长。曾经依赖的一些商家布局、价格策略等现在都需要变革。从经营者角度来看,他们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尝试各种新策略,就像在探索黑暗中的光源。
价格力仍在建设中
虽然不再强调“最低价”,但淘天方面表示价格依然重要。它的价格力建设一直在持续。从比价能力的提升就能看出来。其百亿补贴、淘工厂、淘宝秒杀等针对不同商品类型的低价货盘都在快速增长。
以淘工厂为例,这里聚集了众多性价比高的商品。商家在这里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商品生产加工,从而提供具有价格吸引力的商品。这些措施虽然没有像以前一样把“最低价”当成唯一核心,但依然在价格竞争上有一定的影响力,目的还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价格的需求。
对商家服务的改变
与去年把重点全放在价格上不同,今年“双11”淘天明显加强对商家的服务和安抚。以前商家在低价策略下,利润微薄,很多商家怨声载道。现在对于商家而言,平台开始重视他们的服务体验。
阿里妈妈推出爆品招募计划,给商家提供最高40%的自然流量,这对于商家来说是很实在的支持。商家能够利用这些流量来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同时平台也意识到预售的意义在目前不如过去,因为退货率高的问题,所以也在调整对商家的支持策略。
倚重的客群调整
不讲“最低价”之后,今年“双11”淘天更倚重有较强消费力的客群。当下电商平台竞争,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特色。京东以品质著称,拼多多主打低价。而淘天意识到自己必须挖掘特色。
在会员方面发力对88VIP进行补贴就是一种策略。例如一个经常在淘宝购物且是88VIP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诸多优惠。这有助于增加用户粘性,让原本淘宝的顾客继续留在平台,减少迁移到其他平台的可能性。
在此种种转变下,大家认为淘天未来能不能重振昔日的辉煌?希望大家积极评论互动,如果你觉得本文有价值还可以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