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快手这一在电商领域有闭环梦想的平台,却经历了切断又开放淘系外链的反复,这背后隐藏着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也触动着众多参与者的利益神经。
快手电商的起伏
快手电商曾经有自己的发展路径,比如追求电商的闭环模式。在早期,它想构建一个独立于其他传统电商平台的电商生态。在闭环的设想里,用户在快手内完成从浏览到购买的全过程。但现实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例如,在不少快手直播间里,用户需求多样,而快手内部的商品有时难以满足各种需求。这个现象在一些小品类商品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快手电商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浮现,GMV的增长开始面临阻碍,而电商业务走到发展瓶颈也是事实,比如在与其他电商平台在一些热门商品的竞争中渐落下风。
另一个方面,平台运营成本逐渐增加。不管是技术投入还是促销活动的开展,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资金。但从收益来看,没有呈现出同比快速增长,这让快手不得不重新审视电商业务的运营策略。
直播电商流量红利的消退
曾经直播电商依靠流量红利飞速发展。在早期,大量用户涌入直播电商平台,快手也是受益的一方。像2019 - 2020年期间,快手的直播电商流量增长迅速,一批中小主播快速崛起。然而时间到了今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流量增长不再像以前那样迅猛,根据一些市场数据监测机构的数据,用户增长放缓在各个电商平台都是普遍现象。这使得仅仅靠流量拉动GMV变得越来越难。
而且随着流量红利的消退,电商转化率和客单价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实际上,如果转化率上不去,平台获取用户的成本就会显得过高。比如,一个新用户通过大量的推广成本引入平台,但是没有购买商品就流失,这就是一种无效成本。从客单价来讲,低客单价很难提高GMV总量,快手需要提高商品的附加值,调整商品结构来提高客单价。
切断外链后的困境
快手当初切断外链,有自己做电商闭环的意图,但切断后产生了不少问题。商家角度上,切断外链后商家在平台投流后的效果大打折扣。比如一些商家发现,用户在看完推广后,却没有办法购买到想要的商品,导致这些流量成为一次性流量。而且切断外链也让商家产品推广渠道变得单一。
于KOL而言,快手切断外链后,他们可推广的商品种类少了很多。像不少KOL在推广时尚类商品时,快手内部的供应链可能只有几十种款式供选择,而在外链平台却有上百种。这既影响了KOL推广业务的拓展,也影响了他们的收入,因为交易量可能因为商品的单一性而减少。
重新开放外链的好处
重新开放外链后,商家有更多的机会。当他们在快手投流后,与淘系等平台连接起来,能够增加在淘系内的商品搜索、推荐权重,也就是能提高投资回报率。例如一家做家居用品的商家重新使用外链后,其旗下商品在淘宝搜索中的排名上升了不少。同时还能带来新预算。以一些快消品商家为例,他们利用外链后获得了更多的平台外流量进入快手,资金也回流到平台进行更多的推广。
对于KOL同样有着积极意义。KOL能利用外部平台丰富的商品资源,提高交易量。像一些美妆KOL可以推广更多国际大牌,吸引更多的粉丝关注并购买,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收入。
快手电商GMV放缓的深层原因
快手电商GMV放缓除了流量红利消失外,还因为自身供应链的问题。对比其他平台,快手在供应链上的短板比较突出。许多时候用户想要购买一些特定的商品,快手平台内搜索不到。例如高尖端的电子产品或者限量版的运动商品。外卖平台美团在拓展业务时就极度重视供应链的建设,通过与大量商家合作增加商品种类。快手也需要在这方面学习借鉴,来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是解决GMV放缓的根本。
而且用户决策依赖主播的特性也制约着GMV的发展。比如一旦主播休息或者退出平台,他的忠实粉丝购买量可能迅速下降。这体现了在快手的电商模式里,平台本身对商品销售的推动作用需要加强。
未来发展的展望
对于快手来说,想要长久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开放外链这种临时措施。开放外链目前只是在GMV放缓下的一种权宜之计。长期来看,供应链建设是重中之重。可以像拼多多那样积极拓展源头供应商,增加商品SKU数量。而且提高产品品质,优化购买流程等都需要推进。同时,改变用户决策过于依赖主播的情况也很关键。通过平台算法优化,增加品牌商的推广效果等等。比如像抖音,在照顾好中小主播的同时,也能平衡好大品牌的推广投放,提升整个平台的电商氛围。
最后想问一下各位读者,你认为快手如果想要在电商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欢迎评论,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