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增速“脚踝斩”
曾经的直播电商,在双十一的舞台上风头无两。去年双十一期间,其增速高达146.1%,宛如一匹黑马,瞬间成为电商领域的焦点。然而今年,它的增速急剧下滑,昔日的高增长一去不复返,从新兴的红利渠道变成了常规模式,让人不禁感叹电商行业变化之快。
这种增速的大幅下降,反映出直播电商市场逐渐走向饱和。消费者对于直播带货的新鲜感在降低,同时直播电商领域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众多中小主播和商家都在争夺有限的流量和客户,导致整体增速难以维持之前的高水平。
新零售温和增长
2023年双十一期间,新零售交易额达到了236亿元,同比增长了8.3%。虽说增长幅度不算特别大,但在整个电商增速普遍放缓的大环境下,这样的增长显得格外可贵。
新零售结合了线上线下的优势,通过大数据、物流等技术手段,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比如说一些新零售超市,消费者可以线上下单,然后享受即时配送服务,这种便捷的购物方式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也为其在双十一期间的增长提供了动力。
社区团购负增长
社区团购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火爆之后,在今年的双十一迎来了降温撤退。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社区团购出现了负增长,曾经热闹非凡的社区团购赛道变得冷清了许多。
社区团购前期依靠低价补贴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但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较差。随着监管加强,补贴减少,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而且社区团购的商品质量、配送速度等问题也备受诟病,导致用户流失,最终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综合电商颓势明显
从交易额层面来看,双十一的主力综合电商呈现出明显的颓势。2023年综合电商平台交易额为9235亿元,同比下滑了1.1%,电商格局仍然维持着天猫、京东、拼多多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几年,综合电商面临着来自直播电商、新零售等新兴电商模式的挑战。而且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也更加多元化,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综合电商平台。同时,各大平台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使得综合电商的增长动力不足。
电商趋势数据反馈
一个侧面数据反映了今年整体的电商趋势。1 - 9月份中国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集团包裹业务)累计完成931.2亿件,同比增长16.4%。全程和当天的业务量都在增长,和各个平台的小二交流,也说今年比2022年情况要好不少,但最终的交易额却没有明显增长。
这可能表明消费者的购物频率在增加,但每次购物的金额可能有所下降。也有可能是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导致价格战激烈,商品单价降低,从而使得交易额难以提升。
各平台局部亮点
尽管整体电商增速放缓,但各平台还是有一些局部亮点。消费者对天猫双11迸发出更大热情,全周期累计访问用户数超8亿,创下历史峰值。京东成交额、订单量、用户数齐创新高,超过20个类目实现翻倍增长。小红书参与商家数量是去年的3.7倍,日均购买用户数是去年的3.8倍。抖音商城GMV同比增长119%,快手双11全周期订单量增长近50%。
这些亮点说明各个平台都在通过不同的策略吸引消费者和商家。比如京东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商品品质,吸引了更多用户;小红书通过内容推荐的方式,精准触达目标用户,促进了商品销售。
在电商行业变化如此之快的当下,你认为未来电商的新增长点会出现在哪些领域?欢迎大家评论交流,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