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回顾
快手成立于2011年,最开始是一个GIF动图社区。2016年随着直播元年到来,快手加入直播大军并开启商业化。后来它转型为短视频社区,经过多年发展,逐渐成为依靠直播、电商、广告三驾马车并驱的公司。从早期动图社区到如今综合性平台,快手成长迅速。
它几乎完整走过了中国短视频、直播兴起的全过程,经历了众多发展阶段,期间不断探索和调整业务模式,为自身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上市前景展望
有消息传出快手或将拿下短视频行业第一股,以其“前无古人”的商业模式备受关注。但部分投资人认为,所谓20亿美金与抖音一个月收入相比不算多,1800亿美金也许是字节给行业定的价。
无论怎样,上市对快手而言是个新开始。快手发展多年,目前有着数据亮眼的一面,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上市之后的发展走向充满未知。
用户数据表现
截至目前,快手日活已超过3亿。今年上半年,其直播电商GMV达到1096亿。这意味着上亿人通过这个平台展示自己、被看见甚至实现人生逆袭,几千万用户通过该平台赚到了钱。
庞大的用户基础是快手发展的重要支撑,直播电商等业务的出色数据也反映出其在商业上的巨大潜力,用户通过快手获得了改变生活的机会。
商业收入结构
开启商业化的前两年,快手几乎完全仰仗直播收入。虚拟礼物交易抽成在2017 - 2019年分别带来79亿、186亿和314亿人民币的收入,占总收入的95.3%、91.7%和80.4%。这表明直播收入曾在快手营收中占据绝对主导。
不过如今广告和电商业务也在不断发展。以2017年为例,当时快手广告收入仅有3.9亿元,如今也在逐步提升,各业务共同构成了快手的营收体系。
面临的挑战难题
快手依旧要面对头部主播强绑定、新增用户增速放缓等难题。和主播的强绑定关系可能会影响平台的长期稳定,而新增用户增速放缓则会限制平台的进一步扩张。
如何将抖音用户转化为快手用户也是个大挑战。用户时间有限,竞争异常激烈,快手需要有独特策略来吸引其他平台的用户。
未来发展方向
有业内人士分析,只要保住直播打赏的基本盘,继续发力广告收入和直播电商,快手的商业故事就可以讲好。对于广告业务,虽然现在成绩不如抖音,但快手有3亿日活,品牌还是会关注。
另外,在电商方面,今年7月快手对电商抽佣比例做过调整,但GMV能否代表电商逻辑成功还有待验证,因为存在退货率高、客单价相对较低以及能否成长起品牌类等问题。
快手未来在保证各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还能解决面临的诸多难题吗?觉得本文有用就点赞分享,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