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虚假营销”治理
2022年1月,小红书开展了“虚假营销”治理专项。封禁了39个包括消费品牌、医美机构和用品品牌在内的违规商家。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典型的适合在小红书进行种草推广的商家类型。这次行动正式拉开了小红书加强平台营销管控的大幕。
此次治理能有效遏制虚假营销之风,让用户看到的内容更真实。毕竟小红书向来以“种草”文化扬名,虚假营销会严重破坏其生态,让用户难以信任平台推荐的商品和内容。
黑灰产账号治理进展
“薯管家”发布的黑灰产账号治理阶段进展公告(四)显示,11月18日 - 12月16日,小红书处置账号多达1259709个。其中不乏10万粉以上的252个账号和1万粉以上的4941个账号。如此庞大的数据反映出黑灰产在平台存在情况并不乐观。
黑灰产矩阵账号惯用前期养号、后期转售或“换头”变现的手段。他们批量发布低质同质化内容养号,之后进行违规操作。小红书表示个人如用类似手段养号,也会被从严处罚,足见其整治决心。
优势变双刃剑
小红书与生俱来的“种草”属性,曾是其巨大优势。用户通过这里发现各类好物和生活技巧,商家也借此推广产品。然而随着平台发展壮大,这一优势却成了双刃剑。
大量营销特别是“软广”泛滥,让用户体验变差,平台内容真实性受到质疑。在平台寻求更多商业化途径时,若不限制“软广”,会阻碍广告业务营收的增长,与平台发展目标相冲突,必须做出改变。
商业化大会新举措
12月18日的商业化大会上,小红书推出了新的商业模型和解决方案,且广告服务向更多行业拓展。以生活服务行业为例,因其常需与消费者线下或私下沟通,“引流”情况频发。
大会数据显示,生活服务行业月活商家数量增长167%,98%商家通过咨询服务和用户互动。为规范这类行业营销,小红书推出含私信通的商业解决方案,应对“引流”问题,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封号行动背后原因
小红书“封号”行动愈发猛烈,这与平台商业化和发展策略紧密相关。根据彭博社报道,小红书有望在2024年利润翻倍超10亿美元并可能IPO。尽管官方未回应此消息,但营收增长是关键。
目前小红书两大收入中,电商虽高速增长,但市场份额不大,广告仍是主要收入源。加强对营销引流的管控,能提升广告质量和效果,吸引更多优质广告商,从而增加广告业务营收。
平台发展的选择题
从平台发展看,小红书过去两年用户达3亿规模,需要进一步增长。同时,广告和闭环交易决定着其商业化想象力。在这些压力下,小红书必须在规范内容生态和拓展商业空间上做好选择题。
既要给用户提供真实有用的内容,留住用户,又要满足广告商的需求,提升广告收入。只有平衡好两者关系,小红书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中持续发展,取得更好的成绩。
你认为小红书未来能否在规范营销和商业发展上找到完美平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记得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