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的治理规则不断迭代,在打击恶意导流以保障用户权益上力度渐强,这背后反映的是电商闭环发展与用户需求的矛盾。
小红书治理的背景
在当下,流量成本不断升高,小红书成为很多商家引流去处。像许多商家借助小红书引流到微信等私域进行交易。但是这种站外交易缺乏平台保护,用户权益受侵害事件频发。2021年8月小红书推出相关政策,一直在治理导流问题,只是以前措施没如今严厉。在以前这种站外交易欺诈案件不断出现,不管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有被欺诈的情况。这就是小红书治理站外交易行为,打击恶意导流的大背景。
同时,从平台发展角度看,站外交易影响小红书电商功能的发展完善,使得平台电商生态难成闭环。
恶意导流的定义
小红书官方对恶意导流有明确界定。其中包括在存在竞争关系的账号评论区引流或者主动私信触达有交易意向用户等情况。例如很多账号在竞争对手评论下引流。判断标准重点在于“频繁”导流骚扰用户或者不正当竞争式的导流。这种恶意导流情况,让平台的管控变得艰难,也破坏了平台正常的商业生态。
还有在黑猫投诉平台能看到不少针对其他平台的站外交易投诉。诸如商家被骗保证金,消费者付款后被拉黑,这也说明这种恶意导流造成的站外交易问题严重性,小红书治理的必要性。
治理措施的演变
以前小红书治理导流行为主要是笔记限流。2021年小红书做了很多电商推动措施,可是在导流治理上相对宽松。不过随着时间发展,站外交易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现在则拿出“封号警告”这种严厉手段。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小红书治理恶意导流决心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之前措施效果不佳。而各种账号恶意导流情况太频繁,所以不得不采取更强硬手段。
从之前管控不力到如今铁腕手段,这期间经历长时间电商生态的变化与恶意导流行为矛盾的升级。
背后反映的平台生态问题
有些行业账号如房屋中介等,因回复地址类正常互动收到引导线下交易警告。这反映出小红书电商生态在某些细节上不太完善。用户还反映平台内不能转账,也是很多人走向站外交易的一个原因。但由于支付牌照等合规问题,小红书目前难以解决。这些都是小红书电商生态此时面临的内部问题,它并不只是阻止恶意导流这么简单,还要完善自身的功能和规则。
小红书作为KOC为主的内容社区,买卖双方地位较平等,非纯商业平台,这也导致电商功能需求的产生有点滞后,但现在面临的竞争促使它必须完善电商生态。
小红书电商闭环的意义与挑战
小红书推动电商闭环意义深远。可以保护用户权益,减少站外交易欺诈事件。像以前被骗的商家和消费者案例太多,如果形成电商闭环可以对交易进行有效监管。同时有助于平台的商业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
但这个过程挑战重重。首先恶意导流屡禁不止,商家和消费者的私域交易需求难以完全抑制。其次是平台自身功能的完善需要时间精力,如支付问题。要让用户和商家放弃站外交易习惯,难度不小。
消费者与商家的需求平衡
小红书的商家希望能低成本引流转化交易,消费者希望安全便捷交易。以前站外交易模式商家觉得是一个很好的降低成本的引流方式,消费者可能觉得更灵活。但站外交易风险太高。现在小红书强力治理,商家担心流量少收益低,消费者则等着平台能提供更好更安全的交易保障。
小红书要找到一个平衡,既要保护自身生态和用户利益,又要满足商家一定的引流等需求,这是迈向成熟电商平台要解决的。
你认为小红书能成功协调好商家、消费者的需求并打造良好的电商闭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