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物节作为每年的消费盛宴,往年大家更关注消费者购买力,而今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主打“低价”心智口号,这一变化下消费需求究竟被带动多少?
平台策略调整
今年双十一,电商平台策略大变。抖音提前预售时间,直接推出“直降”折扣,想让消费者更早开启购物。快手提出平台补贴头部品牌及产品概念,有“价格竞争力”和“大牌大补”等促销手段,想借补贴吸引消费者。
淘天集团低价成果
淘天集团在低价方面成果显著。今年有8000万商品是全年底价,消费者预计能省超950亿元。这大量低价商品无疑吸引众多消费者购买,降低了购物成本,提高了消费者购物意愿。
京东多项数据增长
京东的低价策略也带来亮眼数据。双十一期间,百亿补贴频道商品数较 618 提升 2 倍,用户规模较 6 月增长近 5 倍。“9.9 包邮”栏目和中小白牌商家表现出色,合作的百大产业带成交额环比提升超 10 倍,足见低价对销售的刺激效果。
拼多多订单量暴增
拼多多数据很惊艳。双十一大促期间,百亿补贴订单量同比增长 107%,用户突破 6.2 亿。越来越多一线、新一线的中产和年轻消费者选择在这下单。不仅如此,参与平台大促的品牌、商家和商品数量创新高,40 多个细分类目还翻倍增长。
内容平台新兴力量
小红书这类重视内容的平台表现出色。双十一期间,直播整体 GMV 同比增长 4.2 倍,参与商家数和直播间 GMV 都是去年同期 4.1、4.2 倍,购买用户数同比增长 3.3 倍。“慢直播”受消费者支持,品牌通过它直播虽成交额增速不夸张,但能“种草”,带动全渠道销量。
消费态度与市场现状
每天面对电商“铺天盖地”的营销和低价噱头,网友评价消极,甚至有人说双十一没必要。但从快递业务量看,今年双十一带动了国内消费活跃度上升。虽消费者对集中刺激态度不如从前,不过随着促销、低价常态化,今年国内消费需求还是稳步增长了。
大家觉得电商平台的这些“低价”噱头,在未来还能持续有效带动消费需求吗?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