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量现象初现
2019年,快手公司就察觉到异常情况,发现海南网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网站及平台APP存在为快手用户代刷数据的现象。在这家公司开发的平台APP上,对粉丝、点赞数量等都有清晰的售卖标准。这种明目张胆的刷量行为,开始悄然影响着快手平台的数据环境。
快手维权行动
快手公司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刷量行为的危害,认为网聚公司运用虚假增加粉丝数量等付费服务,致使快手App中出现大量虚假数据。这破坏了平台数据真实性,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决策,损害了自身合法商业利益。于是,快手公司果断将网聚公司唯一股东陈某某及网站付费服务收款方迭影谷岸公司告上法庭,同时还在法庭提供了可信时间戳的取证视频。
被告观点抗辩
对于快手公司的起诉,陈某某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坚称网站是网聚公司运营的,App和网聚公司没关系。并且他强调点击行为是真实用户实施的,网聚公司并没有进行虚假刷量行为。在他看来,自己的行为根本构不成不正当竞争,试图以此来为自己和公司开脱责任。
法院判决依据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此案进行了深入审理。法院认为快手平台上的访问数据具有重大商业价值,快手公司基于这些数据获取的商业利益是受法律保护的。从快手公司提交的证据能看出,用户通过网聚公司的网站和App购买服务后,确实能增加平台上视频的各项数据,这客观上影响了数据真实性。
行为危害深远
长此以往,这种行为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会导致公众对快手平台的信任度降低,让用户难以分辨真实的优质内容。还会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众多消费者可能会被虚假数据误导,选择到质量不佳的产品或服务。
最终判决结果
经过严谨的审理和判断,法院认定该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最终判决网聚公司股东陈某某及迭影谷岸公司共同赔偿快手公司经济损失80000元及合理开支5000元,共计8.5万元。这一判决给其他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刷量的公司敲响了警钟。
你认为集中使用大量账号刷数据的行为,除了构成不正当竞争,还可能有哪些法律风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