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群体崛起
近年来,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这一群体已然成为城市运转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奔波在大街小巷,为城市的商业流通、居民生活便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每天无数的包裹在他们的手中传递,网约车穿梭于城市各处,服务着市民的出行。
在成都,这个群体也在持续壮大,对城市的影响愈发显著。他们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工作环境和面临的问题也各有不同。然而,他们同样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需要城市给予更多关怀和支持。
“暖新驿站”诞生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街道东华村产业园区,一座“暖新驿站”应运而生。这里是园区1600余家汽车、物流企业和400余名新就业群体的暖“新”港湾。以前送完快递,司机们想找个地方歇脚都难,现在有了驿站,不仅能休息,还能享受打印、政策咨询等便民服务。
驿站设有休息区、餐饮保障区、应急救助区,甚至配备了专业的法律咨询台。这小小的服务站,为新就业群体消除了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后能有一方温暖的天地,感受到城市的关怀。
各地“暖新”实践
“暖新驿站”只是成都市“暖新十六条”措施的具体实践之一。新都区打造骑手子女假期托管班,解决了新就业群体工作和子女看护兼顾难题。很多骑手因为工作忙碌,无法在假期照顾孩子,这个托管班让他们可以安心工作。简阳市“暖新驿站”常态化开展心理疏导等公益服务和职业伤害预防等教育培训,提升了从业者的心理和职业素养。
成都高新区蓉城驿站打造了有声图书馆和共享篮球场,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文化服务,让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够放松身心,丰富精神世界。
解决“进门难题”
现在在成都部分区域,骑手们通过扫“暖新码”,便可以快速、安全地进入小区配送。过去,新就业群体“进门难”是个普遍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当地组建党组织建立起沟通协调机制,搭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会商平台,定期收集和解决诉求。
来自德阳的张敏说,来到成都工作后,他真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对于外来群体和新就业群体的友好。这一改变,让骑手们在配送过程中减少了许多阻碍,也让他们与居民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加强权益保障
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强度大、维权难、保障弱、健康隐患多等问题,成都“暖新十六条”措施明确提出要加强权益保障。都江堰市推出“暖‘新’医院”,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绿色通道、体检优惠、免费检测及健康义诊等多方面健康服务。
成都还办理了全国首张个体货车司机工伤保险单,为破解该群体参保难题做出新尝试。这一系列举措,给了新就业群体安全感,让他们能够更安心地工作。
搭建成长平台
2025年,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探索“培新竞技”赋能体系。通过建成1 + 1 + N“暖新学院”等,以技能大赛、职业认证、行业观察、就业实习、相亲交友为主要载体,开展“成长成才成家成就”系列培养活动。金牛区打造电商直播产业基地、蒲江县出台直播电商人才支持政策,都是为新就业群体搭建专属的成长平台。从解决“进门难”到破解“成长难”,成都正以“党建联‘新’”为主线,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尊重。未来,成都如何进一步完善对新就业群体的保障和支持体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