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18作为疫情放开和消费复苏后的首个大促,电商平台们兴致勃勃,准备大干一场,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这一冷一热之间,显示出如今电商行业的新态势。
平台的积极参战
众多电商平台纷纷加入618的战局。不仅有淘宝天猫、京东等传统巨头,还有新兴的抖音、快手、小红书,甚至微信视频号也来分一杯羹。这说明618的商业价值巨大,大家都想从中获利。诸多平台都投入巨大,例如淘宝天猫号称是史上最大投入的一届。这么多平台参与其中,也让竞争变得空前激烈。
在竞争的驱使下,各平台推出各种各样的玩法和活动。像抖音推出“好物直播间”等计划,快手也有直播间大牌大补等玩法,每个平台都在努力展现自己的特色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价格与服务的竞争
“低价”“高效”依旧是关键。各大平台优惠手法仍以“满减”为主,“百亿补贴”等口号喊得火热。比如淘宝,不仅要提供低价,还上线“淘宝好价节”,每天提供近百万件1元商品。而且在服务方面,各方也在拼商家数量、服务质量还有物流时效,品牌和平台都拿出最大诚意。
很多平台都希望在价格和服务上做到极致,以吸引更多消费者。例如淘系参与商家达145万,参与商品超6000万等。商家数量众多,也意味着提供的选择更多,但价格和服务是否真正做到吸引消费者?
直播带货的盛行
如今直播带货在618期间占比更重。新兴电商冲击下,传统电商纷纷拉起“直播带货”的大幕。平台这么做是为了适应如今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更多的消费者喜欢通过直播间买东西。
对于主播来说,可以通过话题等方式获得流量助推,像视频号主播能通过带话题“618好物就在视频号”获取流量。而对于平台来说,能借此吸引更多商家入驻并留住用户,但这一方式是否能持续激起消费者的兴趣?
消费者的冷静反应
消费者态度比较冷淡。有消费者表示没有看到如往年铺天盖地的宣传,而且日常促销太多,觉得618优惠力度不大。还有消费者因为疫情恢复后更倾向于线下购物,像在衣服、生鲜等品类上选择线下购买。
即使商家声称提供了大优惠,但像宋佳表示买当季衣服并没有感受到“最低价”,这也表明消费者对商家的促销手段缺乏信任。
电商平台内卷的局限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电商平台之间可竞争的空间在缩小。如今质优价廉的服务、产品变得日常化,平台之间难以拉开大的差距。以前靠单纯打价格战或者服务优势可能很有效,现在很难做到脱颖而出。
平台虽然在不断努力推出新玩法,但似乎没有触及到吸引消费者的核心点,内卷很多时候成为一种互相模仿,并没有创造出真正全新的吸引点。
未来发展的思考
电商平台未来要想在类似618这种大促中有突破,就必须挖掘新的吸引消费者的点。仅仅靠增加投入或者老套的营销手段已经难以打动消费者了。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比如是否可以在个性化购物体验方面下功夫。
平台也应该思考如何平衡线上线下的关系,毕竟消费者现在也很依赖线下购物,能否借助线下资源让线上购物更有吸引力?总之,想要改变消费者的冷淡态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你是否觉得电商平台618大促的未来会更加艰难?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