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本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但大连冯女士的遭遇却让这份期待化为泡影。在小红书订了旅游套餐,付款后旅行社跑路,这种事情引发大众关注,也让人们疑惑到底谁能为消费者负责。
消费者的无奈遭遇
大连冯女士在5月14日于小红书购买了帕劳的旅行套餐。她和朋友支付超一万元,6月14日启程。到6月询问机票时,旅行社称经营困难暂停运营并允诺退款,之后却失联。这种遭遇让冯女士很无奈,毕竟一万元不是小数目。冯女士不是个例,还有其他消费者面临相同困境,大家面对这样的商家毫无办法。
其他消费者很可能和冯女士一样,满心期待着旅行,却遭受这样突如其来的打击。他们在商家这里得不到应有的服务,还损失了钱财。
小红书平台的态度
小红书称对商家有严密监管,也承诺协助解决。但目前没有实质进展。面对相关询问,平台仅对直接来电的当事人提供正式回复。对于资金流向和供应商保证金问题,小红书代表拒绝进一步评论。消费者依赖平台选择产品,如今出问题了,小红书这样的态度让消费者觉得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这可能让小红书的用户感到担忧,他们或许在想,如果自己也遇到类似情况,小红书是否能切实保障自己权益。平台这样的处理缺乏速度和力度。
辽阳文旅局的处理
辽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调查后称涉事公司虽有辽阳出境资质但业务运作不在辽阳,负责人可能在杭州。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建议先找小红书平台解决。被问旅行社是否缴纳旅游质量保证金,因疫情制度调整,非直接人员无法提供确切信息且联系不到相关科室。
文旅局没有给予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似乎只是在推脱责任,这让消费者更加无助。没有确切态度和办法,消费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平台监管漏洞
此事凸显出平台监管存在漏洞。小红书虽称监管严格,可还是出现这种商家跑路情况。平台可能在商家入住审查时存在不细致之处,对于资金管理和后续服务追踪不够到位。如果这方面不加强,类似事件可能还会发生。
商家在平台售卖旅游产品,平台应该确保商家有足够的能力履行服务。出现这种经营困难就跑路的商家,说明平台对风险预见和防范不足。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困境
冯女士的维权之路充满艰辛。在小红书和辽阳文旅局之间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援。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显得非常弱势。现在很多旅游消费都是预付款,如果没有有效的权益保护手段,消费者很容易被坑骗。
消费者可能因为这样的事件,对旅游消费变得谨慎甚至恐惧。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信任旅游平台和商家,对于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能得到保护心里没底。
解决途径探讨
冯女士还在等待解决结果,但目前来看希望渺茫。可以探索建立第三方监管机制,对平台和商家进行双重监督。平台也应该对商家的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管理模式,保障消费者权益。
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协同合作,遇到问题不能互相推诿。这样消费者才能有信心进行旅游消费。
最后想问大家,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希望大家点赞分享这篇文章来引起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