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作为互联网巨头,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此次腾讯仍处于降本增效过程中,这一行动背后,有腾讯在业务、人员等多方面的考量。这其中既有对自身发展的剖析探索,也有应对市场竞争等的积极举措,值得探寻究竟。
腾讯降本增效的背景
腾讯的CSIG业务线从去年开始就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业务线冗杂、盈利状况不佳等情况。这并不是个小问题,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盈利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战略布局。在日益竞争的市场大环境下,业务线的冗杂会拖慢发展节奏。就如同当初有些传统企业,部门众多、职能不清晰,导致办事效率低下,腾讯也面临这样的考验。此外,大环境对互联网企业的成本控制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腾讯必须进行变革。
腾讯在市场上有众多竞争对手,其他互联网企业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如果自身成本高企,业务线不赚钱,将会逐渐失去优势。比如一些新兴的创业公司,本身的成本低,运作灵活,很有可能抢走腾讯的市场份额。这种压力也促使腾讯必须启动降本增效。
马化腾讲话的核心要点
马化腾的内部讲话是此次变革的一个关键引导。他强调腾讯的优势在于企业微信、腾讯会议和腾讯文档所代表的协同办公能力,以及小程序连接的To C、To B业务闭环。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腾讯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下,协同办公的需求很大,这三条业务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曾经阿里等竞争对手也想在这方面分一杯羹,所以腾讯更要把握自身优势。
他反对做同质化严重的业务。在互联网领域,同质化业务往往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比如短视频业务盛行时,很多公司一哄而上,很多产品由于缺乏特色而被淘汰。腾讯要避免这种情况,走差异化道路,这有助于公司资源的合理配置。
CSIG的反思与调整
CSIG在马化腾此次发言之前其实已经在反思与调整了。在今年年中的内部会议上,多次提及“利润”“赚钱”“效率”“业务线健康”“产品更实在”等关键词。这表明CSIG内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例如一些业务,只注重扩张而没有注重盈利能力的提升。
它今年的产品思路已经非常注重事业群间的合作,这能够整合内部资源。不再单干,而是联合起来打造真正有需求和增长潜力的产品。比如说腾讯的一项云业务,需要结合其他业务板块的技术和资源,才能更好地推向市场,这种合作思路有助于开发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降本增效在财务上的导向
腾讯最近一年已经开始要求内部不少独立产品团队对收入负责。这是很明确的财务导向,过去可能有产品团队只注重开发而忽视收益。就像一些小项目,一直烧钱却看不到盈利前景。现在则不然,每个团队都要考虑如何把产品变成钱。
希望CSIG在未来几年实现整体盈亏平衡。这对于CSIG是个不小的挑战,它必须优化业务结构,抛弃那些不赚钱的业务块。如果CSIG能实现这一目标,那么腾讯整个集团在财务上也会更加健康。
人员优化情况
腾讯的降本增效果断涉及人员优化。从公司小规模、分散的人员优化情况看,近期仍在持续。比如CSIG教育线、IEG业务支持部门等。CSIG业务支持类部门近期减员超10%,这是不小的比例。这些人员调整是基于业务发展的考量而做出的决策。像教育线,可能因为政策或者市场萎缩等原因,不需要那么多人员了。
但是这些人员优化并不是盲目的大规模削减。在总办面对面内部讲话里,也指出降本最明显的不是人员优化,而是优化宣发成本等。这也说明腾讯在降本的同时,是经过多方面权衡的。
积极信息的释放
虽然腾讯在降本增效,但也释放出积极的信息。IEG会把资源投往公司看好的方向,争取在全球游戏行业内提升竞争力等。腾讯的游戏业务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市场份额,在全球游戏市场格局不断变化的当下,这一方向的聚焦有利于腾讯巩固自身的优势。还有马化腾等公司相关负责人在近期两个内部讲话提到的内容,都为腾讯员工和外界看到腾讯的未来发展信心增强了一定的力量。
最后想问大家,你认为腾讯这种降本增效的策略,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会有怎样的示范作用?希望大家点赞分享这篇文章,一起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