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那些不靠谱的培训号就心烦,他们啥都不懂还瞎忽悠小白,关键是刷量就封号这事感觉不太简单。这里面是不是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内情?这可都是值得好好探究的事。
抖音流量池机制
流量池是抖音作品传播的基础。在抖音,每个作品发布后都会先进入特定流量池。比如在2023年,无论新号老号、作品好坏都这样。抖音根据附近和关注以及用户标签等分发流量。就像有些小博主在某些城市,当地关注度提升,就是附近流量有用。如果作品完播率、互动率高就能获得更多流量。这都是非常具体的数据显示的事实。最开始的流量大小几乎决定了后续传播。
流量池机制也不是完全公平的。有些账号初始流量池小,即使作品不错但可能被埋没。就像一些较小的城市的创作者。因为地域等因素,流量池本身人数少,比起大城市的同类型创作者就很吃亏。
疑义刷量封号
抖音号称刷量就封号。可是要是有人恶意刷量来整竞争对手?2023年就有人担心这个事。如果可行,那岂不是乱套了。比如A嫉妒B的粉丝量和热度,可以暗中刷量让B被封。这对那些正当经营的博主是极大的不公平。而且这种不公平很难被完全避免。
再者说谁能保证刷量行为就一定是恶意的?也许有些新人是想要点数据好看点?哪怕是刷量。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想要走捷径是事实。像很多新手想尽快在抖音立足,看着别人数据好看心急。
私域流量中的刷量争议
私域流量里的刷量情况很模糊。像带货主播在2023年经常叫自己群里人点赞。这和刷量咋区分?如果有人组织刷量群,对外号称私域流量?这里面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间。现实里不少主播这么搞。那些主播一边赚着钱一边享受着刷量带来的好处,而观众和其他正常创作者只能干瞪眼。
而且私域流量真假难辨。有些抖音群可能既有真粉又有机器粉。这就很难搞清楚到底是否属于刷量。毕竟机器粉刷量和真实粉丝点赞从数据上很难精确区分。这让大多数遵守规则的创作者感觉无奈何。
抖音的权衡
抖音不管这些刷量行为,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在2023年当前技术下,确实难区分正常私域流量带动和刷量行为。两者行为太过相似。另一方面这种刷量带来好处。比如刷量后的账号有更多粉丝,广告收益更高。而且抖音能分成。像那些大博主一个广告动不动几十万,抖音也有从中学到收入。
这导致抖音很多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这对努力创作内容的创作者很不公平。他们精心做内容,流量还不如刷量的账号。这导致了抖音内容生态的不健康景象慢慢产生。
刷量的资本逻辑
刷量其实在资本那有一定逻辑。就拿广告报价来说。如果一个博主有500万粉丝,点赞量10万+。刷到1000万粉丝后广告报价可能翻倍。这诱惑极大。2023年很多博主或者背后资本都可能会这么做。因为在以数据衡量价值的当下,数据好看钱就多。这也促使刷量行为不断滋生。
但这里面存在很大风险。刷量一旦被发现就是封号下场。不过很多人还是会冒险一试。资本为了利益会去冒险操控数据,不管对整个平台生态有多少负面影响。
对创作者的影响
对于创作者来说,刷量成风让他们很头疼。2023年积极努力创作优质内容创作者发现流量不如刷量账号。他们的心血之作无人问津。就比如说有些认真拍高质量纪录片的创作者。他们花数月取景、拍摄、剪辑。最后播放量比不上刷量网红的一个搞笑段子。这是很荒唐的事。
创作者面临两难选择。跟着刷量,良心和平台规则过不去。而且一旦被抓封了号会前功尽弃。不刷量又没有流量。这让很多创作者陷入绝望境地。
你是否也遇到过刷量对你看到内容的影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