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小红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被罚#的消息强势冲上微博热搜榜首,迅速引发广大网友关注讨论。
违规受罚详情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小红书关联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因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被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罚款30万元。这一处罚让小红书再次站在风口浪尖,也让大众把目光聚焦到其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问题上。
此次处罚并非没有缘由,其反映出小红书在运营中对未成年人相关内容管理存在漏洞,没有很好地履行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网友看法观点
有网友指出,现在的小红书充满了消费主义的味道。在这个平台上,大量的消费内容不断向用户灌输一种物质至上的观念。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长期接触这样的内容,久而久之,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可能就会出现偏差,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影响,网友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小红书的回应
针对此次处罚,小红书回应称,该处罚系因12月份央视报道提及的未成年信息审核漏放问题。他们承诺将持续提升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和平台治理能力。
同时,小红书表示用户可通过平台举报渠道对不良信息进行举报,平台将重点处理此类举报,以此来加强平台监管,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
过往类似事件
2021年12月,央视就曾报道小红书涉嫌泄露未成年隐私及内容审核不严问题。当时小红书回应称,该信息在未成年专项回查中已被处理,并将启动新一轮未成年治理专项。
尽管小红书做出了回应和治理措施,但从此次受罚来看,之前的治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平台使命与现状
小红书以“Inspire Lives 分享和发现世界的精彩”为使命,用户能通过多种形式记录生活点滴、分享生活方式,并基于兴趣进行互动。截至2019年10月,月活用户数过亿,70%是90后,还在持续快速增长。
不过,在快速发展中,小红书虽成为知名消费体验分享平台,却也因“种草经济”滋生了代写代发等黑产,被诟病充满消费主义的味道。
对黑产的诉讼
此前,央视曾点名批评小红书等电商平台存在刷评论、刷点赞等违规行为。近日,小红书诉讼微媒通告等4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称其从事虚假种草笔记代写代发,损害了平台生态、信誉和用户合法权益。
小红书要求这些机构停止虚假推广行为,并赔偿1000万元用于平台虚假种草治理。这显示出小红书打击黑产的决心,但能否真正杜绝此类现象,还需时间检验。
大家觉得小红书后续能否切实提升平台治理水平,有效保护未成年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请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