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想要通过投放获取高效益成了众多商家的重难点。这不仅涉及到策略质量,还与诸多实际操作细节息息相关,那这具体该怎么做才好?
确定投放客群
要投放,首先得明确目标客群。不同的产品受众不同,例如,针对年轻人的时尚潮品就与针对中老年人的养生产品目标客群完全不同。以小红书平台为例,其用户多为年轻女性,且大多集中在一二线沿海城市。这些用户消费能力较强,24岁以下的占了50%。这就表示一些适合年轻女性、偏中高端且年轻化的产品在这里可能会更有市场。商家必须分析自身产品特性来匹配这样的客群,这是制定投放策略的基础。目前许多商家在投放时盲目跟风,没有先从客群角度思考,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这在很多实际投放失败的案例中都可以发现。
同时,除了了解基本的用户特征,还要深入研究客群的兴趣和需求。比如小红书是生活方式社区和消费决策平台,用户来这里是寻找生活方式的灵感和消费参考的。如果产品不能满足用户这方面的需求,那么投放也很难成功。
把握投放时间节点
投放时间节点至关重要。在小红书平台,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就像6月之前,商家要提前两个月开始进行日常铺量。4 - 5月要注重日常铺量来维系热度。这是基于平台流量规律做出的决策。像一些重大购物节临近时,流量会有波动。5 - 6月结合购物节重要节点输出优质内容,集中资源种草引流带货。很多品牌在双11等大促前两三个月就开始布局,就是为了抓住流量高峰的先机。
不重视时间节点的投放往往事倍功半。曾经有个美妆品牌忽视了这一点,在小红书旺季时没有增加投放量,导致销量远低于预期。而竞争对手依照节点大量投放优质内容,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规划投放内容细节
对于每一次投放,服务内容发布的内容、时间日期、数量、投放类型的分布、关键词等都需要规划。比如说,建立清晰的规划表,搜索与信息流分两路同时进行。单从关键词来看,要确保品牌词短语智能匹配拓宽曝光,核心词高价露出第一位,词组要细节化优化检测关键词ROI。要清楚地规划每个阶段的操作动作。像很多成功的品牌在小红书投放时,都会精心挑选跟产品紧密联系的关键词,让用户能轻易搜索到。
如果规划不好这些内容细节,投放就会变得混乱无章。部分企业投放时随意确定数量和时间,不注重关键词优化,结果在小红书这样庞大的平台上很难被发现,投放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筛选优质笔记
在正式投放前,要进行试投放筛选。以小红书平台为例,可以100元作为试投放单位,试投放搜索广告,点击率高于5%的笔记建议进行信息流广告投放。同时,在投放过程中还要不断监测。如当投放信息流的笔记点击率下降到2%或搜索的笔记点击率下降到4%时,停止对该笔记的CPC投放。另外,最好选择5 - 10篇优质笔记进行轮流投放,减少重复曝光。
这是许多成功品牌总结出的经验。像某知名服装品牌,就是通过不断筛选优质笔记投放,避免了资源浪费在低质笔记上,成功在小红书上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
区分投放阶段特点
投放往往分阶段,如预热期和爆发期。预热期蓄热初期要根据账户情况进行笔记的调整跟更换,对素材内容进行优化测试阶段,建议少量测试优质笔记并分配部分中小达人笔记,进行内容铺垫。而爆发期则是在前期阶段筛选素材投放调整,新增素材补量,为活动期间做内容承接达人全线发生大量曝光。不同阶段目标和操作不同。
一些品牌在小红书投放时,没有区分这两个阶段,在预热期就过度投入资源,到了爆发期却没有新的策略调整,最终导致活动效果不尽人意。
关注成本效益指标
在小红书平台,CPM(千人展现成本)=(KOL报价/曝光数)×1000,这是曝光触达效果的主要考虑指标。同时也要关注平台内容本身的互动量,并根据目标营销词的表现做相应的优化。在电商销售转化等链路中,种草内容的搜索权重、转化链路的可行性、多样性都是核心的指标。如果成本过高,效益却不明显,那这个投放策略就是失败的。
就像有的小品牌选择了特别贵的KOL进行投放,虽然曝光数有了,但互动量极低,而且在销售转化上没有任何起色,就是因为没有综合考虑这些成本效益指标。
你是否在投放过程中有过这些方面的苦恼?如果有,欢迎评论交流,也请点赞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