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看起来流量很可观,很多人想象着在上面开店就能轻松获利,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这其中存在着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
流量并非想象中容易获得
米米最初看到小红书流量好才想开店,她以为凭借平台流量能轻松卖货。她卖家居用品,店中产品数量不多且不擅长内容营销。在不投流的情况下,完全没有流量,更别谈转化。而她关闭店铺后发的笔记流量反而上去了。这说明小红书流量获取并不易,即使看着平台流量巨大,但真到自己开店要转化时很难。还有商家发现充值几千元后虽笔记“小眼睛”增多,可进店人数少,转发更低,可见流量的真实性很可疑。
一些商家原本以为在小红书开店会很顺利。毕竟平台有商家任务,完成任务就能奖励流量。可实际实施起来才发现存在很多问题,不是仅仅完成任务就能得到可观流量的,还可能面临各种花钱推广却效果甚微的情况。
平台限制与规则问题
在小红书不能说“去某宝搜索”,一说就被删还会被警告。这对商家而言是很限制自由的,感觉被强行锁在小红书平台内。比如有北京的95后女性用户习惯在小红书看笔记,去其他平台下单。对于商家而言,也想多渠道销售。薇薇有次在评论区说自己店铺是“蓝V”认证的就被屏蔽了。而且平台的“蓝V”认证,一年600元,说会有流量倾斜,但实际效果不佳,商家对此充满疑虑。
平台还会有像“三分钟回复率”考核,可平台又不像淘宝能方便地退部分钱款,退钱要走工单和审核流程,这对商家来说增加了不少麻烦,相比其他电商平台在这方面没有优势。
价格与信任度的矛盾
薇薇发现虽然自己店铺“蓝V”认证想获得用户信任,但是没多大用。她在小红书店上体验装,给下单顾客带微信二维码卡片,因为小红书定价高,顾客后续都转向微信交易。这里显示出小红书价格方面没有竞争力,虽然平台努力营造出有较高消费能力用户的形象,可是实际操作中商家和顾客都还有更多考虑。
对于顾客来说,更看重性价比,当发现朋友圈价格更低,就不会在小红书停留。而商家为了盈利当然希望顾客多渠道下单,但小红书的操作让他们在平台上的交易面临一些瓶颈,导致信任度没达到理想状态。
同行竞争的不良手段
在小红书开店还会遇到同行不良竞争。曾经有商家用小号私信薇薇的粉丝,用优惠100元等方式把顾客吸引走了。这种事情很让商家头疼。因为在小红书开店,本以为在一个有流量扶持等环境下能正常竞争。
但这种恶性竞争手段不仅损害了其他商家利益,还让整个小红书商业环境看起来有些紊乱。被吸引走的顾客原本是基于对某个商家信任来的,这样会打击商家在平台的信心,而且不知道如何防范这种事情的发生。
引流渠道的重新思考
米米现在把小红书重新当作引流渠道,因为她觉得在小红书开店成交量少,赚不了多少钱。她能发现虽然小红书流量看起来不错,可是真要通过开店盈利比较难。如果在淘宝没开直通车,顾客搜不到店铺,在小红书开店难,其他平台又有推广费用等障碍。
这些商家现在要重新思考小红书到底是怎样的定位。是仅仅把它当成推广宣传继而引流到其他平台更好,还是要继续砸钱投流在小红书争取盈利,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电商运营模式对比
电商分析师庄帅说小红书和知乎、微博一样是“内容型边缘电商”,不适合做主流电商平台。对比淘宝、拼多多、抖音这些成熟电商平台能发现不小区别。淘宝的直通车推广、拼多多的低价拼团、抖音的短视频带货等都是各自行之有效的运营模式。
而小红书依赖种草笔记等内容推广,导致很多商家盲目进入后发现不适应。它对于想单纯开店卖货而不擅长内容营销的商家不太友好,在电商运营模式这块还需要更多改进完善之处。
最后想问大家,如果你是商家,面对小红书现在这种开店的状况,你会选择坚持还是放弃?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