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线城市主力军
同一时间里,竟有60.9%的快手用户来自新线城市,这与快手本地市场的用户画像高度重合。新线城市那些有钱有闲的“老铁们”数量众多,对快手还特别忠诚,已然成了快手本地生活的消费主力。这片市场潜力无限,很可能是快手本地生活业务崛起的一大法宝。
快手有7亿用户,这样庞大且独特的用户群体是其他平台难以触及的,郭柏悦对自家本地生活业务信心满满,也是有理由的。凭借着新线城市用户的支持,快手在本地生活市场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早期发展现状
和早就在本地生活领域发力的美团、抖音比起来,快手在这个领域还处于早期阶段。早年间,面对美团与饿了么两强相争的格局,快手只是简单升级了商家号、推出本地生活服务功能,算是浅尝辄止。
发展初期的快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之后,快手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以便共同应对抖音入局后竞争愈发激烈的本地市场,这种合作或许能给快手在本地生活领域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广袤市场潜力
生活服务市场非常大,达到了十几万亿的规模,可真正通过线上完成的比例却很小,根本还没到存量竞争的地步。这对于快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只要有合适的策略,很可能会占据很大的份额。
虽说领域广阔,但竞争也不小。抖音和快手都是内容平台,它们进入本地生活市场后,竞争也十分激烈。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本地生活市场的吸引力,值得各大平台发力。
内容平台逻辑
抖音与快手作为内容平台,跨界本地生活后,采用的还是“信息/店找人”的底层逻辑。为了发展本地生活业务,二者都把达人作为重要抓手,让达人产出大量探店短视频或者直播带货。
快手这方面做得不错,充分挖掘了达人的商业价值。靠着达人的宣传,很多本地商家得到了更多的曝光,用户也能获取更多本地生活信息,不过怎么持续运营达人资源,是快手需要思考的问题。
差异化竞争策略
在本地生活的混战中,快手一直在探索差异化竞争。新线城市是快手的基本盘,而抖音、美团基本盘在一二线城市。最近一年,快手的用户增量大多来自新线城市,这给了快手发展的方向。
也有本地快手服务商指出,三四线城市本地生活到店渗透率不高,很多商户没运营美团等平台。这说明新线城市还有很多空白市场可开拓,快手制定针对新线城市的策略或许能占据优势,但也要面临怎样吸引这些商户入驻的问题。
到家业务短板
快手本地生活业务更多集中在到店领域,因为它的到家业务比较孱弱。这一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快手本地生活服务的范围和规模,毕竟到家业务也是本地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这个问题不会自己消失,如何应对到家业务带来的挑战,是快手甚至抖音下一个发展阶段都要面对的课题。只有解决好到家业务发展的难题,快手在本地生活市场才能有更全面的发展。
你觉得快手能否凭借新线城市用户的优势,在本地生活领域超过抖音和美团?如果觉得文章有用,欢迎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