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网络直播世界,平台流量与主播的发展、商业变现息息相关。主播既可得初始流量,又能花钱买大流量,这看似平常的操作背后,却隐藏着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主播流量购买现象
如今,很多电商播主都面临着流量的瓶颈。就像辛巴和罗永浩这样的大主播,即使已经拥有众多粉丝,每一场直播也需要花大量金钱从平台购买流量。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快手,其他平台也存在。这说明了对于直播界来说,流量的重要性,以及获取流量的艰难性。比如一些中小主播,更是难以凭自身魅力突围,只能依靠付费购买流量来增加曝光机会。这为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直播界生存下去提供了可能,但也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区分
平台流量是分为公域和私域两种类型的。公域流量依靠算法推荐分配,私域则是主播自己积累的粉丝流量。当主播视频播放量达到上限后,公域流量就不再推荐,但私域依然可观看。像在快手推进商业化之前,公域流量的分配较弱,新主播很难发展。这使得公域流量没有发挥出对所有主播相对公平的作用,而私域流量又过度依赖主播自身能力来建立,新主播建立难度很大。
快手平台的变革历程
快手曾经长时间处于弱运营状态。曾经的快手,如果不加入家族,新主播几乎无法立足。这使得流量控制权分散,平台商业化收入增长困难。2020年第三季度,快手进行第八次改版,扩容公域流量并加大公域流量对直播的分发。这一变革改善了之前的状况,但还面临许多问题。从前宿华表示私域和公域流量占比主要源于用户自然选择,如今平台想要掌握更多运营决策权来发展商业化。
快手的流量分发逻辑
现在快手的流量分发基于长期价值和粉丝价值这两个逻辑。这两个逻辑影响着不同类型主播的流量获取。大主播原来靠互相刷礼物涨粉,被平台扣除一定费用。这种方式体现出平台开始对流量控制的加强。无论是新主播想要依靠公域流量崛起,还是大主播想要进一步发展,都需要适应这种流量分发的新逻辑。像中小红人分别由专门的部门管理,体现出平台管理的精细化。
快手的电商扶持策略
快手近年来在电商方面有着自己的扶持策略。前两年重点扶持产业带商家与引入明星入直播间。如今平台为品牌提供公域流量强曝光和官方对投流量等优惠政策。这吸引了众多品牌入驻,使得平台电商氛围更加浓厚。不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更多品牌意味着竞争更激烈,主播获取流量变得更加困难,购买流量的需求进一步上升。
行业流量买卖现象普遍
在整个行业之中,像从平台购买流量获取曝光这种操作,甚至有了“交保护费”这样的黑话。快手有这种情况,抖音也类似,尽管二者基因有所不同,比如抖音更适合做广告,但做电商也需要突破流量瓶颈。这反映出整个行业在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流量的局限成为大家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平台和主播都在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网络直播和平台的流量交易就是如此复杂而现实,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这种流量购买逻辑会一直持续下去吗?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评论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