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抖音电商将调整比价系统不再追求绝对低价,这一消息引起诸多关注。这表明电商低价策略可能不再是万能钥匙,背后是复杂的电商竞争局面和对商家利益的重新考量。
抖音电商的调整
抖音电商此前全力推行低价战略。今年618前上线比价系统,优价推手后台有诸多对比价的显示标签。这是想以低价吸引顾客流量。可后来的结果并不理想,其上半年GMV增速下滑超出预期。这使得抖音电商不得不重新审视策略,从OPM回到GPM时代。
一些商家深受其影响。如某女装品牌在618期间,因为在别的平台有折扣,抖音还要求进一步降低折扣,这无疑增加了商家压力。
淘天集团的转变
淘天集团也在调整价格策略。曾经的“五星价格力”是其追求低价的产物。它决定不再依赖此评估体系,弱化绝对低价,向GMV的流量分配逻辑回归,重新掌握传统电商经营方式。这是在618之后,对低价竞争的重新思考,背后是看到低价策略没有获得预期效果。
低价策略的两面性
低价策略在电商中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诱导更多顾客下单,提高平台业绩与效率。例如一些平台在搞低价活动时订单量会短期猛增。
它也存在很大弊端。对于商家而言,薄利多销甚至要刷单,利润空间被压缩。对于用户来说,最终可能换来低质量的商品,损害利益。
其他平台的选择
京东和拼多多做出了不同选择。京东在7月推出“超级18”促销活动,依旧把低价作为核心战略。京东想凭借持续低价吸引新老客户,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可能是认为低价带来的顾客粘性更高。
拼多多则不同,低价本就是它的基本核心竞争力,靠低价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按照转换率来分发流量的逻辑不会轻易改变。
电商平台的竞争本质
电商平台竞争的本质是为了盈利和市场份额。最初很多平台发动低价战,是想通过低价吸引更多用户,扩大平台规模。但当发现低价影响了利润增长,甚至造成GMV增速下滑时,一定程度的策略调整是必然的。他们发现单纯低价并不能保证长久利益。
每个平台都要在吸引客户、保障商家利益和自身利润之间找到平衡。比如商家如果不能盈利就不会在平台持续经营,这对平台来说也有损失。
电商未来的走向
从目前的形式看,电商可能不再单纯看重低价,而是走向更综合性的评价标准。可能会综合考量商家产品质量、服务、品牌价值等,结合价格因素进行评估。
平台会采取更加灵活的价格策略。像抖音和淘天集团不会完全放弃价格优势,但会平衡价格和GMV之间的关系。以后的电商竞争会更加多元,不会是简单的低价竞争。
你觉得电商平台是否应该彻底摒弃低价策略?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且积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