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游客“在携程找商家,在小红书下单”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这一趋势不仅反映出游客消费的精明,更让文旅企业看到了小红书潜藏的巨大商机。但很多企业做小红书却效果不佳,究竟为何?且听以下分析。
新兴现象受关注
2023年就有游客“在携程找商家,在小红书下单”的个例,当时未引起重视。可最近类似情况接二连三出现,让我们意识到这不是偶然。当下越来越多的游客熟悉平台运营规则,开始了这种“跨平台消费”,也给文旅企业带来新的思考。
这一现象背后,主要是因为携程平台佣金会加到商家身上,进而转嫁到游客头上。而小红书旅游交易不在站内,商家几乎0佣金,所以相同产品对客价格更低,游客自然更愿意在小红书下单。
小红书生意现状
今年不少文旅企业反馈,从小红书上来的客人明显增多。小红书上关于旅游的咨询越来越多,说明游客对这个平台的依赖度在增加。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小红书上挖掘旅游产品。
很多商家看重小红书的流量,纷纷来此探索商机。虽然旅行社本身具备定制师、销售、客服等转化人员和交易工具,但想要做好生意,关键还是要抓住流量,这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
生意逻辑之供给端
商家来小红书做生意,看中的是其巨大的流量池。这里活跃着众多有旅游需求的潜在客户,是不可多得的客源地。在其他要素差不多的情况下,谁能从流量上下功夫,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通过在小红书产出优质笔记,能吸引用户的注意,从而抓住客户的需求。这是在供给端获取流量、打开市场的重要途径,只有先吸引到客户,才有可能促成后续的交易。
生意逻辑之需求端
从需求端来看,交易需要需求、连接和信任。用户来小红书是希望找到满足自己旅游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我们通过笔记可解决需求和连接问题,让商家找到可能下单的人。
但要让客人下单,还得帮客人构建对商家的信任。小红书的沟通不足以完全解决信任问题,可能还需要微信、电话一对一多次沟通,建立起专业、品牌、服务的基础认知,用户放心后才会付款。
企业做不好原因一
很多企业做不好小红书,重要原因是不懂小红书。他们只是盲目跟风,却没有深入了解其运营规则和用户喜好。在制定营销策略时,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无法吸引到目标客户。
这种不懂还体现在对账号定位的模糊上。很多企业没有明确自己的账号定位,不知道要吸引哪些客户,提供什么样的内容,导致账号缺乏特色,难以在众多账号中脱颖而出。
有些企业在起号阶段对标头部旅行达人号,然而这两者逻辑不同。旅行达人号靠流量接广告盈利,旅行企业账号靠流量卖产品盈利,盈利方式不同决定了运营策略也不同。
盲目对标达人号可能导致企业账号内容不适合自身产品推广,无法有效转化客户。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运营方案,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模式。
你所在的文旅企业在小红书运营上遇到过哪些问题?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话,欢迎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