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新态势
时隔七年,短视频市场热闹非凡。大量像韩坤这类痴迷视频赛道的创业者涌入,诞生近百个短视频产品,抖音、快手等各有特色。曾经默默无名的平台,如今可能一夜走红,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短视频的兴起吸引资本大量投入,许多人希望在这片新蓝海中掘金。各大平台不仅在国内市场竞争,也将目光投向海外,行业发展呈现多样化和国际化趋势,未来发展充满变数。
低调的宿华
出身码农的宿华向来低调。据传快手此次融资并非他主动寻求,而是老股东建议。他带领的快手在短视频领域深耕多年,积累大量用户和数据。宿华不善言辞却对技术和产品极为专注。
即便在融资上较为被动,快手却在市场上不容小觑。年初快手撒钱发红包,展现强大资金实力。面对激烈竞争,低调的宿华和快手正悄然布局,准备下一场战役。
双雄称霸
36岁的宿华和35岁的张一鸣堪称短视频赛道霸主,“南抖音,北快手”格局业已形成。这让原本在互联网占据主导的BAT反而成为搅局者。抖音靠精准算法和营销推广,吸引年轻用户。快手则以真实多元生态,得到广大草根用户青睐。
两家平台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惜投入巨额资金。抖音2018年营销预算提高到20亿,快手更是不设营销预算上限。它们不仅在国内竞争,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引领短视频行业潮流。
发展轨迹
两年前,papi酱拍出2200万天价广告,5个月后抖音第一版上线,名为A.me。那时抖音还不起眼,2017年春节日活仅几十万,而快手日活达4000万。抖音内部全力优化产品,工作人员开发功能时要先问运营需求。后来抖音迅速崛起,仅用730天成为国民级app。
而快手在16年因《残酷底层物语》走入主流视野,张一鸣同年宣布补贴创作者。快手、抖音发展轨迹不同,却在竞争中相互促进,推动行业不断进步。
巨头搅局
除快手和抖音,BAT也企图在短视频领域分一杯羹。2018年4月,腾讯计划拿出30亿补贴吸引达人,百度为Nani小视频招募达人设立5亿投资基金。但同年4月整治风波后,腾讯变脸,封掉快手等链接,为自家微视导流。
微视复活后冠名《吐槽大会》刷存在感。BAT凭借强大资源和用户基础,虽入局晚但来势汹汹,与快手、抖音等正面交锋,让市场竞争更加复杂。
海外拓展
今日头条花10亿美金收购北美短视频社区Musical.ly,把战场拓展到海外。在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同时,出海成为新趋势。海外市场有大量潜力待挖掘,为企业带来新增长空间。
但拓展海外市场也面临文化差异、政策法规等挑战。短视频企业需适应当地环境,调整策略,才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你觉得未来哪个短视频平台最有发展潜力?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想法,也别忘记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