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神器”吸粉无数
小红书作为种草平台,相当成功,像Lisa这样的深度用户把它当成购物决策必备工具,“遇事不决小红书”。它成立8年时,靠美妆、时尚等核心内容,聚集了大量女性用户,占比一度达8成。去年11月MAU突破两亿,影响力不断扩大,很多用户带着购物目的浏览。
不过和抖音快手比,差距还不小,这和用户结构分不开。女性用户占比高虽形成特色,但也限制了用户群的进一步扩展。在互联网竞争中,还需扩大用户基数。
电商潜力初显未爆发
小红书本身有电商成分和社区优势,能把预制菜种进像Lisa这类用户的购物车,理论上电商业务应该火热。可现实却是用户在这做攻略,却到其他平台下单,小红书成了“嫁衣提供者”。这是因为品牌与博主私下合作,让扮演中间商的小红书赚不到差价。尽管手握庞大用户流量和种草氛围,电商业务却没发挥应有水平。电商这条腿没跑起来,影响了小红书商业变现的效率。
社区运营战略转向
2017年底,原本“All in电商”的小红书转变战略,把重心放到提升社区活跃度、做好社区运营上。这一转变说明它意识到社区生态完善对长期发展的重要性。用户在社区分享种草内容,能保持平台的用户黏性和活跃度。
这样做也是为后续商业化打基础,不过社区商业化并非简单事,社区和商业之间的平衡点很难把握。如何在不破坏社区氛围情况下实现商业变现,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难题。
同类平台商业困境参照
和小红书类似的知乎、虎扑也有种草基因,可多年来在商业化道路上苦苦探索没找到门道。知乎广告投放影响用户体验,而虎扑变现模式单一。小红书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也说明互联网社区商业化之路并非坦途,小红书要实现商业突破,就得有创新模式和有效方法。不能盲目跟随其他平台,要结合自身社区特性探索出路。
内容扩圈吸引多元群体
近两年来,小红书在美妆、生活等基础上增加美食、运动等内容垂类。内容品类拓宽后,吸引到更广泛的用户群,男性用户数量也快速增长。社区用户类型更丰富,既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也增加了社区的话题和活力。
但内容增多也带来新问题,如内容质量把控和用户喜好细分。要保证各种类型内容都优质,还得精准推送,让多元用户都在社区找到喜欢的内容。
直播与电商的滞后难题
小红书对电商有野心,梦想“内容社区 + 产品电商”,可惜产品电商没跑起来。在直播赛道,它也落后了,比2016年布局直播的淘宝晚了3年多,这时直播带货蛋糕大多已被瓜分。别的电商平台靠直播收获颇丰,小红书却错失最佳时机。现在再入局,要和老牌直播电商竞争,难度更大。不过直播也是新机遇,小红书若能在内容直播上创新,或许也能在这个领域有所斩获。
小红书虽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成了消费决策入口,但商业化进程、内容生态平衡以及投资人耐心等问题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着。大家觉得小红书要怎么做才能突破这些困境?不妨点赞、分享文章并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