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二类电商
很多人熟知淘宝、京东等大电商平台,却对二类电商感到陌生。其实二类电商与它们有着不同的商业逻辑,目标用户也不同。它就像电商的B面,虽没那么耀眼,却有独特的生存之道。其规模有限,在大众视野里并不夺目。
二类电商的模式能拉低网购门槛。在淘宝、京东,消费者购物要主动搜索加上被动推荐,而在二类电商这里变成被动接收购物信息,就像被推着往前走一样。
爆款验证难题
每个商品都有生命周期,抖音上卖爆的商品,在今日头条或公众号里可能无人问津。商家们就得一遍遍验证爆款,这可是个苦差事。郑明说大商家一年光投广告就要花上亿,即便如此也得不断探索爆款。
有电商经验的商家还好,一些只有线下经验的厂家连ROI是什么都不知道,开展二类电商业务更是难上加难。他们可能连最基本的电商规则都摸不透,就一头扎进这个领域。
商家试水困境
张音音被字节系流量平台和平台承诺的“一条龙服务”吸引,投身二类电商。她的工厂能在1688赚钱,但批发生意拉新难。可3个月下来,她只有投入没收成。
两个月是不少商家试水二类电商的时限,张音音认识的厂家一亏就是三四十万,很多商家进鲁班一两个月就不干了。这说明二类电商看似诱人,但实际操作起来盈利并不容易。
成本与利润的博弈
市面上售价数百元的太阳镜,出厂成本在10 - 20元,按说商家利润空间大,像张音音这样的商家该容易赚到钱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二类电商物流用的是“顶配”的顺丰和京东,新玩家发快递成本在10 - 12元。
大商家一天能发百件以上快递,成本能压低至4元。这成本上的差异,让小商家很是头疼,挤压了利润空间,想盈利就更难了。
不同商家的优劣
像张音音这种依托工厂卖货的中型商家,日产上万副眼镜,供应链稳定。但也会受到品类限制,还得付出更多测款成本。他们就像被绑住了手脚,没法自由施展。
“二道贩子”手握更多供应链资源,跟款速度快。他们没有自己的工厂拖累,能更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在二类电商领域有一定优势。
运营的关键作用
在郑明看来,张音音们和大商家相比,除了对品的把握不足,运营也没做好。提高签收率是运营关键,有的客服会在物流未送达时给消费者打电话,让他们准备签收。
其实运营是个综合工作,关乎销售的各个环节。「电商在线」给投放力度TOP10的商家们拨电话,就是想获得大商家的成功经验。大家都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在二类电商这片深水里游得好的。
看到这里,你认为二类电商未来会取代淘宝、京东这样的大电商平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