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大批自称“TikTok难民”的海外用户涌入小红书,这一现象背后有诸多值得探讨之处。
海外用户涌入原因
TikTok面临被禁风险,许多海外用户急需新的内容分享平台。而抖音在美区App Store未上架且注册有门槛,小红书却不存在这些问题。它最早是海淘应用,在各国应用市场都能下载,只要手机注册就行。另外,小红书没有视频广告,算法在保留想看内容、排除不感兴趣内容方面很出色。这使得它受到海外用户的青睐。一位美国新用户就表示小红书和TikTok内容形式很不一样,更符合自己需求。
这些海外用户点出了两个平台的差异,也体现了他们对新平台的实际需求。尤其是TikTok上广告内容较多,而小红书给到用户更多自主选择帖子的权利。
海外用户的发展速度
不少海外用户在小红书起号速度非常快。仅仅凭借2 - 3条内容就能从0到1成为千粉甚至万粉博主。这反映出小红书对海外用户存在一定的流量红利。相关报道也能印证这一点,比如搜索相关海外用户关键词,能很快出现对应内容,这些内容更易被看到,从而有助于账号快速吸粉。当然,这也可能和海外用户内容在小红书相对稀缺有关。
同时这和小红书的推荐算法可能相关,算法会因为新用户、新流量而给予更多曝光机会,这种机会使得海外用户可快速积累粉丝,进而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小红书的内部动作
小红书内部团队反应迅速,1月13日开始加班针对外国用户做功能优化。这是小红书想要抓住这次机遇的重要表现。不过小红书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比如小红书的活动社区、笔记灵感、图文和视频内容以中文为主。这意味着其缺乏海外用户的内容和社交积累,难以预判海外用户的内容偏好。
另外,目前小红书还没有开通海外支付版本,海外用户虽然能看直播内容,但不能购买下单。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海外用户在小红书的深度体验,也对小红书国际化发展形成一定阻碍。
与TikTok的差异对比
从内容上看,TikTok上大部分视频是对口型唱跳类,还有很多广告。相比之下,小红书的内容形式就很不同。再者,用户体验方面,TikTok更多靠算法推送内容。而小红书用户能够自主选择想看的帖子,在排除不感兴趣内容方面表现更佳。不过TikTok原主播对于小红书来说是潜在的优质消费者,尤其是英文服务方面有着很大的变现潜力。
这种差异决定了两个平台用户的交互模式不同。TikTok是较为垂直于娱乐类的视频平台,而小红书社交属性更偏向于兴趣社区,这就导致用户在两个平台上的行为和期望也不同。
小红书的商业考量
从商业角度看,小红书一直在追求用户规模、视频化和商业化的破圈。这次海外用户涌入也许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以前因为预算问题,部分公司觉得抖音达人费用贵,增加了对小红书的投放。并且他们正在规划小红书账号,提升精细化运营,从多个方面优化内容。
但要把这样的流量转化为商业利益,小红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像目前海外支付未开通的问题,使得电商业务受阻。此外,在和TikTok竞争海外市场时,如何把内容优势转变为商业竞争力也是关键。
应对的长期策略
对小红书而言,如何接住这波泼天流量走向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考题。同时,如何把直播电商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发展也是重中之重。它需要不断优化自身功能,尤其是针对海外用户的。还需做好内容国际化,例如增加更多多语言版本的优质内容。
要真正实现国际化,小红书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海外用户社交体系,毕竟社交内容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不仅要吸引海外用户,还要让他们留得下来并且积极参与互动。
那么,你觉得小红书能顺利接住这波流量并在国际化道路上越走越远吗?欢迎评论,觉得文章有用的话请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