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在线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讨论的焦点,其背后既有随着需求暴增产生的技术刚需,也面临着获取不平等以及融合度不足等诸多挑战。这引发了众多教育从业者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的关心。
钉钉在线教育的现状
钉钉在这次在线教育中有突出表现。二月中旬就有5000多万学生用钉钉上课,这庞大的数字体现出钉钉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地位。这一成果也离不开阿里云的支持。阿里云为钉钉扩容10万台云服务器,若没有这样强大的技术支持,能满足同时上课的人数会大幅减少。这种技术上的合作推动了钉钉在线教育的发展。钉钉的成功背后,是供需关系的契合。众多学生需要上网课的需求,钉钉满足了,促使它被广泛使用。
在一些地方,钉钉甚至成为学校在线教育的首选平台。像某些大城市的学校,如上海、北京等,它们的很多中小学都采用钉钉进行线上教学。
第三方系统的承载问题
俞敏洪提到新东方100多万学员若转至第三方系统,它们难以承载。因为这些第三方系统还要支持很多其他机构业务。例如一些小型的线上教育整合型平台,自身服务器资源有限,面对大量涌入的用户会不堪重负。这说明在线教育不仅要有人数基础,更要在技术容量等硬件方面匹配,若承载能力不足,即使有大量学员资源也难以实现好的教育效果。
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在面临这样大规模线上教育需求时,也存在类似第三方系统承载不了的情况。他们也是需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服务器以及平台,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在线教育需求。
线下机构的抉择
线下教培机构面临艰难抉择。东方优播CEO朱宇讲述,随着线下停课,负责人要考虑是观望还是转战线上。线下机构担心转移不好会致学员流失。如一些地方的艺术培训、课外辅导等线下机构,学员本来就靠口碑和地域便利性维系,转战线上,不确定因素大增。
像兄弟连教育成为疫情期间首个宣告破产的教培机构。因为在线学生虽增多,但多为免费,增加运营成本,使原本尚可经营的机构沦落到破产的境地。
在线教育企业的发展信心
猿辅导联合创始人帅科对做在线教育的信念更坚定。在逐步开展过程中发现只要能为用户提供价值,在线教育产品就有生命力。再者,像乂学教育原本账上有3.2亿现金,正常能存活2年,但无收入时只能撑6个月,这也反映在线教育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与风险,但也从侧面体现要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实现价值。
一些创业型的在线教育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他们认为虽然当前面临重重困难,但只要坚持理念,做好产品,依旧有发展的机会。
在线教育在低线城市的普及
在三四线城市甚至更偏远地区,原来对在线教育接受度低,但通过这次疫情有望改观。好未来相关负责人表明,这些地区的学生和家长会逐渐接受在线直播授课模式。例如一些山区学校,以前网络条件差,现在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也能开始尝试在线教育。这或许会改变很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获得更多样的教育资源。
在一些县城的学校也开始逐渐引入在线教育模式,老师、家长、孩子都在慢慢适应这种新兴的教育形式。
在线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前景
当下在线教育存在多种问题。雷雨资本董事总经理朱国平指出,公办体系虽投入大量资金,但在线和教育未真正融合,仍停留在录播、点播阶段。朱永新也提到,国家资源较单一不足,很多学校老师没准备好,贫困家庭孩子设备网速是大问题。
然而,在线教育的潜力依旧很大。随着大家对现有问题的重视与解决,在线教育会成为教育重要一部分。例如,政府可以加大对贫困地区网络设备的投入,提高在线教育资源的质量和种类。
大家看到在线教育在疫情期间被广泛应用是可喜的,但更要关注背后众多问题。你觉得应该怎样更好地均衡在线教育资源,让更多人都能享受在线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