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商业大环境下,淘宝的转变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话题。它从单纯的电商平台向内容媒体平台的转型,有着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无论是商家、消费者还是观察者都能从中发现很多利益交织点。
淘宝界面的巨大改变
淘宝曾经很明显是个电商平台,界面设计都服务于商品交易。但现在,除去购物车按钮,界面已大不同。例如,它的布局不像以前那么直白展示商品分类,而是增加了更多内容性板块。京东在页面还保留着传统的分类子页面,淘宝却像是下了极大决心改变自己。这一改变对于消费者来说,刚开始可能会有些不习惯,但长远来看是一种引导消费决策的新方式。这种界面的更新,背后是淘宝理念的转变,它不再满足于仅仅是购物场所,而是要做消费决策的引导者。
在同一页面,淘宝放置了更多与消费内容相关的推荐等,它不再将重点单一地放在商品罗列,这使得用户的浏览模式发生了改变。从直接搜索商品到可以在页面上被各类内容吸引,从而增加了用户在平台的停留时长。
淘宝运营方式的多样性
淘宝账号如今有了更多元化的运营模式。以前可能以为账号只是发产品链接和买家秀,现在可以做短视频产品评测等很多内容。有商家会通过教学视频来吸引顾客,或者通过门店经营直播展示商品细节。而且偶尔发些鸡汤也未尝不可。这种运营方式的多样,给予了淘宝达人和商家更多的创作自由。
在实际情况中,好多商家开始重视内容创作。比如有服饰商家发布搭配教学视频,不仅可以展示商品,还能传授搭配知识,增加用户对商品的兴趣。很多达人也通过各种类型的内容吸引粉丝,而不是单纯售卖产品。
淘宝的内容化策略发展
淘宝从2015年底公布2016年内容化策略后,就在不断发展。它已经有淘宝头条等许多UGC和PGC内容的板块,并且还与微博、优酷土豆等合作。淘宝业务平台部内容社区总监唐宋提到预算消耗极快,这表明淘宝在内容建设上投入巨大。
之前淘宝是围绕商品发展导购内容,但现在是围绕内容构建消费场景,商家要注重社区粉丝运营,短视频更是重点。这种转变是随着市场发展做出的,现在内容电商和原生广告发展迅速,淘宝必须跟上脚步以吸引更多用户。
淘宝盈利逻辑的转变
以前淘宝主要靠商品交易盈利,像竞价排名,有天花板是用户搜索次数。现在内容化战略下盈利逻辑有了改变。如同Facebook信息流广告取决于用户使用时长一样,淘宝希望用户能长时间停留在平台。它要成为用户消费决策的内容平台,对于品牌商也是营销和培养粉丝的地方。
这就好比一些品牌以前在淘宝靠搜索排名获得流量,现在更重视内容带来的粉丝效应,通过优质内容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用户的忠诚度,从而让品牌在平台上有更好的营销效果。
优质信息成吸引用户的关键
在当下,优质的第三方信息对于淘宝吸引用户至关重要。在内容电商和原生广告爆发增长的时代背景下,内容创作者的作用愈发凸显。以前硬广作用大,现在是KOL影响力巨大。就像在一些垂直领域,KOL的推荐比普通广告更能促使消费者购买。
比如说在美妆领域,美妆博主的试用分享会让很多粉丝跟风购买相关产品。淘宝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不断扶持内容创作者,希望通过他们提供的优质信息吸引用户。
淘宝和其他平台的对比
淘宝的转变,使它和其他平台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和京东相比,京东保留着部分传统电商的特点,而淘宝大刀阔斧改革。和百度对比,淘宝的竞价排名虽然类似但现在走向内容化战略。与Facebook比较,虽盈利逻辑有些类似,但淘宝是在电商基础上发展内容。
例如百度以搜索为主,淘宝在搜索基础上融入大量内容降低对搜索的单一依赖。Facebook是纯粹的社交内容平台,淘宝则是消费类的内容兼电商平台,用户带着消费目的而来,但通过内容增加消费决策的因素。
你对淘宝的这一转型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互动,也希望你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