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TikTok用户大规模转移平台现象引发关注。这里面既存在政府打压下民众的无奈,也有着民众追求多元信息的需求。这种现象可谓把美国的诸多网络问题暴露无遗。
美国政府对TikTok的无端打压
美国政府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理由去打压TikTok。大家都知道,TikTok在美国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台。例如,在很多学校、社区,到处都能看到青少年分享TikTok有趣视频的身影。然而拜登政府却不顾这些,强行打压,这背后其实就是想维持美国在媒体领域的话语权。当然,民众并不傻,他们明白这是政治操弄。国会议员们也许根本没考虑普通民众在TikTok上分享美好生活的需求。
就像之前很多国际贸易问题一样,政府一句话企业就可能遭受巨大损失。比如华为在美国的遭遇。TikTok在美国也面临类似的状况,被各种调查、限制,这种无端地被政治裹挟让很多美国民众不满。
美国本土社交媒体的弊端
美国本土的社交媒体平台,像Facebook、Instagram之类的,虽然知名度高,但内容存在问题。比如说,推送大量LGBT、黑命贵、多元性别等偏向性话题。美国有近三亿人口,大多数民众并不是那么关注这些内容。但这些平台却不断推送。
从一些调查数据来看,年轻人看到这些推送内容会感到厌烦。而在这些平台上想要搜索到一些关于其他国家正常风土人情、文化、美食相关的视频是比较难的。相对比TikTok推送的多元内容就很有吸引力,当TikTok被打压,美国网友当然不愿意再局限于本土这样缺乏趣味的平台。
美国网友被戏称为“TikTok难民”。很多人选择小红书这个中国平台。小红书的注册机制方便,美国手机号可以直接注册。这里面还有一种口碑传播的因素。有人发现这个平台不错,就会告诉身边人,很快就流行起来。
像在一些美国的华人社区里,也有人开始向周围的美国朋友推荐小红书。并且当他们进入小红书后,感受到平台营造的和谐氛围。在这个平台上,各种文化分享、生活艺术分享都能轻松找到,没有被单一政治化的话题所裹挟。
TikTok难民的担忧
这些涌进中国平台的美国网友被称为“TikTok难民”,他们有一些担忧。第一就是担心受到中国网友不友善对待。但是只要遵守法律法规,在中国的网络平台上是能够和谐相处的。在中国,网络管理是很规范的,只要不搞政治谣言,不涉及黄赌毒等不良行为,就可以自由冲浪。
第二就是习惯问题。他们习惯TikTok的一些功能,想要适应中国平台,比如抖音,是需要一定时间克服障碍的。不过很多人还是愿意克服这些障碍,想要在这里继续分享他们的生活点滴。
对小红书的影响
这次事件,小红书成为最大赢家。因为大批美国网友的涌入,给小红书带来新的流量。从平台流量增长的数据看,新注册的美国用户是一个很可观增长数字。而且美国和欧洲主流媒体报道这个事件,让小红书得到了免费宣传。
这有助于小红书走向国际化舞台,也让更多其他国家的人认识到这个平台。同时也能促使小红书在内容上进行更多元的优化,以满足这些新用户的需求。
反映出的中美民间交流趋势
尽管美国政府在打压中国的一些企业和平台,但底层民众在网络上的交流趋势却没受到影响。大量“TikTok难民”涌入中国平台,说明中美民间互相的吸引力是很大的。这种跨洋的民间交流在升温,展现出民间交流不受政客摆弄的力量。
以前可能总是更多的是中方到美国学习、交流,但现在美国民众来到中方平台,这一现象意味着未来越来越多的交流会是双向的。例如文化共享、生活方式交流等。
你觉得美国政府是否会继续加大对中国社交媒体平台的打压来阻止这种民间交流?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