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流量看起来很可观,不少人被其所吸引。米米就是其中之一,她觉得小红书流量好才开店,然而事实却非预期般美好。这背后的反差就像一个诱饵,吸引着众多商家,但真正涉足其中才发现诸多问题。
流量获取难
米米认为小红书流量不错才想开店做家居用品。但是她店里产品数量少,内容营销不在行。在不投流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流量,更别说转化了。这就说明对于普通商家而言,仅靠自身资源,小红书上流量很难获取。薇薇发现,有同行充值5000元后,虽“小眼睛”数量增加,但进店人数不足十分之一,流量真实性存疑。
现实中,想在小红书做电商,流量获取似乎总是困难重重,尤其对于小商家或者没有专业营销能力的商家来说,流量就像是隔着重重纱幕的朦胧物,看得见却摸不着。
平台规则复杂
小红书开店有不少商家任务,像米米要上传规定件数的产品、发布一定篇数笔记才有流量奖励。薇薇经历更糟,平台让她“蓝V”认证,每年600元,声称认证后流量倾斜,可她评论中提店铺“蓝V”认证,平台竟然屏蔽。这显示出平台规则复杂又不合理,商家很难完全了解和适应规则。
还有平台的考核标准,就像套在商家头上的紧箍咒。例如三分钟回复率考核等,让商家压力倍增,生怕一个错误操作就违反规则受到处罚。
营销效果差
米米将小红书当引流渠道,可成交量并不理想,赚不了多少钱。薇薇发现用小号私信拉走粉丝的现象,她上架体验装希望吸引顾客,但却因为小红书定价高于朋友圈,顾客选择在微信交易。这表明小红书上营销面临不少竞争威胁,营销效果并不理想,商家难以真正依靠平台实现稳定销售。
实际来说,商家满心期待的销售转化始终难以达成,自己辛辛苦苦做的营销策略不是被破坏,就是效果远低于预期,不断给商家心理和经营上的打击。
平台限制多
如果提到“去某宝搜索”类内容,小红书会删除并警告。表面看似乎想让商品交易在平台内完成,但对于商家来说,却限制了一些营销和沟通方式。同时,在小红书不能像淘宝一样灵活退部分钱款,退款要申请工单走审核流程,流程繁琐且耗时长。
自动确认收货时间加上回款时间长达28天,相比其他电商平台显得过长,这使得商家的资金周转面临很大压力。就像商家被平台拴住了资金的脚,无法灵活运作。
与主流电商差距
电商分析师指出,小红书是内容型边缘电商,做不了主流电商平台。从商家和用户的种种遭遇来看确实如此。很多用户像那位95后女性,在小红书看种草笔记,然后去淘宝、京东下单。这说明小红书在电商功能方面,与淘宝等主流电商有着较大差距。
虽然有一批消费能力相对较高的用户,但如果不能解决上述的各类问题,在电商竞争中就很难立足,只能依赖自身的内容优势吸引用户关注,却无法真正成为购买的主要平台。
商家的无奈
米米现在还只把小红书当引流渠道,因为在这里开店盈利有限。薇薇不打算投入大量资金进流量,因为不确定流量真实性,而且效果不好。商家们对小红书开店期望不断下降,但又无奈于已投入的精力和资源,只能在各种问题中不断尝试和挣扎。
商家们希望能有改善,但目前面临的情况让他们感到很迷茫,不知道是继续坚守等待平台改善,还是及时止损去寻找其他更合适的平台。
你认为小红书在电商竞争中该如何改变现状来吸引和留住商家呢?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