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电商的低价策略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这其中既蕴含着众多机遇,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将对多方产生广泛影响。
抖音电商架构下的不同商家分组
在抖音电商的架构里,分为以品牌商家为主的A组和白牌商家为主的B组,这是很关键的布局。A组的品牌商家注重扩大总交易价值,也就是GMV。例如一些知名品牌入驻抖音,通过多种营销活动提高总体销售额。而B组白牌商家着重增加订单量。很多小商家依靠抖音平台薄利多销,逐渐积累起自己的用户群。这两个不同的分组方向明确,都在抖音电商的大框架下各自发挥着作用。对于品牌商家,他们借助抖音的流量优势不断提升自身品牌价值。白牌商家则依赖抖音的庞大用户量,以低价吸引更多消费者下单。
低价策略助力品牌店铺生意增长
抖音的低价策略并非只是简单追求低价数字。这里的低价新品和爆品策略能够推动品牌店铺整体生意增长。以某化妆品品牌为例,推出低价试用装新品吸引了大量新用户。这些新用户试用后如果满意,就会购买正装,进而提高了整体销售额。而且抖音的低价策略是多方位的,涵盖从产品选择到推广方式等多个环节,品牌店铺在此策略下,可以从多维度进行生意的拓展和优化。
价格力在后台功能的体现
如今,抖音电商对商品价格力的要求已经在商家和达人的后台功能上体现出来。抖音不断上新比价工具,像“优价推手”和““爆款竞价”等。这些工具可以让商家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例如某商家通过“优价推手”发现自己的产品价格相比同行过高,就可以及时调整价格策略,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达人们也能通过后台功能了解产品价格情况,选择更有价格优势的产品进行推广。
抖音电商的价格标签展示顺序
一个商品如果满足多个价格标签,抖音平台的优先展示顺序也表明了平台倡导的方向,即全网低价>同款低价>近x天低价。这一展示顺序体现了抖音电商对低价策略的贯彻。某商家原本售卖的商品价格在近x天内较低,但同款在其他平台有更低价格,按照这个顺序,商家就需要进一步调整价格,才能在抖音平台获得更好的展示位置,从而吸引更多流量和客户。
低价策略转变原因及各模块的分工和流量倾斜
抖音早期主打知名品牌,但增速不理想,于是改变策略引入白牌和第三方卖家,低价成为必然手段。在整体策略上,不同模块的分工和流量倾斜也随之改变。抖音直播间将继续承载高客单价商品,像一些奢侈品品牌的直播推广。抖音商城与短视频则大力推荐低价商品。同时,价格力战略更多地向短视频模块铺开。去年抖音商城流量占比60%,今年降为50%,内容化和货架电商流量占比达到五五开,这一系列的改变都是抖音电商低价策略调整后的结果。
低价策略面临的问题及中小商家的利好
抖音的低价策略也存在问题,抖音初始品牌调性较高,内部不愿做低质低价商品,以免带来舆论风险。然而这一低价策略对中小商家有利好。在内容电商后期,供应链能力重被重视。中小商家尤其是产业带的商家,他们靠近源头供应地,商品优质价格低。例如某地的服装产业带,当地商家入驻抖音后以低价吸引顾客,既让消费者获利,自身也得到发展。抖音电商近期的招商、交流会等动态也体现了对价格策略的诠释。对于即时零售业务,抖音的“低价爆品”核心玩法也在全行业招商,这些都表明了其低价策略蕴含的各种信息。
那你是否看好抖音电商低价策略的未来发展?这其中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说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