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现状
小红书本是中国互联网平台上最大的种草社区,可其直播业务发展却相当迟缓。其直播业务数据在各个电商或内容平台中处于末流,与淘宝、快手、抖音等平台相比差距明显。这种反差实在令人惊讶,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它发展成这般模样。
目前小红书在直播带货领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在众多平台激烈的竞争中明显掉队。淘宝、快手头部主播观看人数多,抖音也有一定流量,而小红书却不温不火。
用户倾向
消费者陆玉从2017年就开始看淘宝直播带货,2018年玩小红书后,即便小红书上线直播广场,她还是更喜欢淘宝。原因就是淘宝有她喜欢的主播和产品。这表明小红书主播和商品的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用户。
数据能反映出不同平台的观众数量情况,淘宝和快手头部主播人数多,小红书却缺乏有影响力的主播,自然难以吸引到大量消费者观看直播。
引流难题
小红书直播带货的引流路径大多依靠“KOL发布图文预告——获得粉丝反馈——粉丝订阅直播——粉丝准时观看直播”,流程复杂且受众局限于KOL粉丝。像LV品牌直播虽做了多方面引流,但普通用户很难通过此方式接触到直播。
用户在小红书执行“想买东西——上直播广场寻找相关品类直播”这一路径很难行得通,而淘宝直播划分各活动和品类分区,用户能直接找到想看的直播内容,这体现出小红书直播在引流和内容布局上的缺陷。
入口隐秘
早期小红书直播没有单独的版块,用户必须搜索“小红书直播”这一关键词才能找到入口,实在太过隐秘和麻烦,大大限制了直播的发展。这样的设计导致很多用户根本不知道有直播业务或者懒得去寻找。
现在虽然情况可能有一定改善,但过去这种不方便的入口模式让不少用户错过了接触小红书直播的机会,也使小红书直播在起步阶段就落后于其他平台。
业务重心
信息流广告是小红书主要的营收来源,这使得它没有特别重视电商业务。尽管直播带货是更高维的种草形式,是小红书的商业路径,但目前直播依然处于次要位置。
小红书狠砸50亿流量扶持视频创作者,显然是以视频内容为主力。从创作者开放日上提出的内容增长品类来看,其关注重点也不在直播上,这影响了小红书直播的后续发展力度。
内容缺陷
小红书直播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主播的直播风格并不鲜明和成熟。这反映出小红书尚未对直播内容进行有力规划和筛选把关,整体生态犹如放养。
在李佳琦积攒名气的时期,小红书内容重心在时尚美妆类,没有其他垂直品类分散流量。如今,缺乏优质内容和特色直播风格让小红书直播流失了大量潜在观众,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小红书想要扭转直播业务的颓势,应该怎么做?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觉得本文有用就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