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依靠独特的UGC内容生产模式和精准的商业模式抉择,一路发展壮大,它是怎样做到平衡用户体验与商业价值的?本文为你一探究竟。
UGC奠定基因
小红书最重要的产品决策就是UGC的内容生产模式,它为平台奠定了 “分享美好” 的社区基因。这种模式让每个用户都能成为内容创作者,分享自己的真实生活与消费体验。以普通用户视角构建内容,吸引了大量寻求真实建议的用户,让社区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也让小红书与其他平台从一开始就具备了显著的差异,为后续发展埋下了成功的种子。
在没有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凭借精准市场定位和差异化内容,小红书在七天春节假期就迎来用户第一次爆发式增长。2013年左右,互联网社区竞争激烈,小红书却能突出重围,足见其模式的吸引力。大量用户在假期中分享和浏览内容,使平台热度迅速上升,开启了发展的良好开端。
聚焦购物内容
创始人毛文超与瞿芳展现出理性特质,他们认为小红书发展初期需要内容聚焦和品牌聚集。所以决定这一阶段只做购物类的内容分享,让用户群体可以更快速地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分享消费心得。同时规定社区用户必须是 “真实” 的消费用户,明确拒绝代购加入。
这一决策极大提升了用户对平台内容的信任度,用户在平台获取真实有用的购物信息,而不是充斥着商业目的的推广。真实消费者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无论是好物推荐还是踩雷反馈,都为其他用户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让小红书的购物类内容变得更加高质量、有价值。
坚守用户体验
很多品牌主希望在小红书社区投放广告,但创始团队有着自己的坚持。在几乎所有社区都选择广告商业模式时,小红书为保护用户体验,没有开放广告口子。创始人认为广告过多会破坏社区生态,让用户反感。因此他们选择了更辛苦但符合用户需求的路——电商。
尽管引入电商业务更具挑战性,需要建立供应链、选品等一系列环节,但团队认为这能更好地服务用户。满足用户从发现商品到购买商品的愿望,保证了用户在社区内不仅能获取信息,还能完成消费闭环,最大程度提升用户体验。
抓住电商机遇
小红书抓住当时跨境电商政策机遇,开始在App内提供跨境电商服务。电商团队依据社区前端数据进行精准选品,分析 “有多少人发布,有多少人评论,有多少人点赞” 的结构化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了解用户喜好和需求,从而选出更符合用户期望的商品。
这种精准选品方式大大提高了商品的销售转化率。用户在社区看到其他人分享的优质商品,又能方便地在平台内购买到,实现了发现与购买的无缝对接。这不仅增加了用户的购物便利性,也促进了平台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让小红书在跨境电商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探索多元模式
当在海外购物分享领域建立强大内容护城河后,创始团队思考为小红书规划更大空间。如果将其简单定义为交易导向的电商公司,过度追求交易规模,会伤害社区用户体验。瞿芳意识到小红书应找到符合自身基因、与社区生态高度融合的全新商业模式。
小红书与其他电商企业不同,它同时兼具品牌营销与渠道交易两个核心价值。作为生活方式分享和消费决策入口,品牌商也是小红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品牌传播与营销价值获取商业价值,成为小红书电商业务之外的另一条商业化通路,为平台发展拓展了更多可能性。
拓展营销业务
2018年12月,小红书上线品牌合作人平台,用于连接品牌和博主。同时,社区电商部为品牌打造从社区种草到交易转化的标杆案例,让品牌在平台上实现有效推广和销售转化。2019年,还将整合资源,上线更多品牌赋能工具。
不过,在拓展广告与整合营销业务时,如何保持并提升社区用户体验是巨大挑战。核心高管团队需要在商业利益和用户体验间找到平衡,这考验着他们的商业智慧。毛文超与瞿芳等能否成功应对挑战,让我们拭目以待。
问题:你认为小红书在未来能否更好地平衡商业营销和用户体验?欢迎点赞、分享本文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