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抖音仅用不到两年,到店业务交易总额达美团近三分之一,看似毫不相关的内容平台与本地生活服务巨头却激战正酣,抖音是如何冲击美团的?
抖音崛起速度惊人
不到两年时间,抖音就把到店业务交易总额做到美团同类业务的近三分之一。科技媒体晚点LatePost数据显示 ,2021年底至2022年3月,抖音通过用户搜索转化的本地生活销售额占比从20%跃升至30%以上。这一数据增长直观反映了抖音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迅猛进展。
<美团面临威胁>
对美团来说,这不是个好消息。部分抖音用户不仅在刷视频时种草餐厅,有消费意愿时也开始把抖音当作交易工具。这意味着美团会流失用户和订单,市场份额逐渐被抖音蚕食,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竞争挑战。
基建差距待弥补
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基建包含商家收录率、信息完整度、消费者评论体系等。虽然抖音进展快,但这几方面与美团仍有差距。例如商家数量和覆盖范围上,美团耕耘多年,优势明显;评论体系里,美团的信息更丰富详细。
<业务发展侧重点不同>
美团业务多元化,涵盖外卖、酒店预订、旅游等;抖音侧重于通过内容生态带动本地生活业务发展,重点在到店业务、团购、直播等。不同侧重点导致双方业务重合度不高,但在核心到店业务有直接竞争。
客群区分与套餐策略
部分商家已意识到抖音和美团客群不同,上线不同套餐匹配消费场景。抖音年轻用户多,喜欢潮流新奇;美团用户追求性价比和实用。商家根据美团用户注重商品信息,抖音用户偏好视频娱乐,制定不同营销策略。
<内容生态发展差异>
内容平台中,探店视频和直播间是重要内容垂类。2022年抖音生活服务创作者超1235万,探店视频达11亿个,平均每天有301万个新视频发布。而美团此前的图文点评主要是店铺评价,缺乏内容消费价值,难以支撑全国内容需求。
抖音入场的顺势逻辑
以抖音为代表的内容平台进入本地生活市场是顺势而为,是在原有的内容生态下进行商业化延展。初期,抖音的POI信息,如“王府井”页面,是用户视频聚合,后来扩展到展示本地服务相关信息。
<美团功能合并情况>
美团APP逐步覆盖大众点评全部业务,商家资料、团购商品、用户历史点评等信息都输入到美团,大众点评在产品功能上不再具有差异性,这让美团形成了强大业务体系,但也让复制视频种草链路难题重重。
美团做视频化的难题
美团若要打造短视频内容生态,首先缺乏创作者角色,用户的图文点评不是优质视频内容。而且现有内容无论体量还是城市覆盖度,都不满足全国本地生活市场需求。这限制了美团构建新业务链路。
<视频化对交易生态的影响>
美团的交易模型已成熟,做短视频要避免将交易从简单链路迁移到复杂链路。在现有交易核心模型中,内容尤其是视频内容的价值、体现方式尚不确定,处理不好会破坏交易生态。
各位读者,你们觉得美团能否成功解决做短视频生态面临的难题,从而应对抖音等内容平台的冲击?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欢迎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