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盛行的时代,主播为流量付费成为平台商业变现的重要手段,然而这背后的利益权衡与发展逻辑值得深思。
主播流量购买现象
主播在平台上传视频或直播有初始流量,但付费就能大流量曝光。从辛巴到罗永浩,这些头部主播都斥巨资买流量。这成为许多商家电商直播常态。这种现象表明,流量是走向电商成功的关键,没有流量就难以变现。同时,也体现了平台掌控着流量的生杀大权,主播只能遵循平台规则。
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中小主播为了生存也开始尝试这种方式。因为看到头部主播如此做便有样学样。据不完全统计,购买流量的主播人数正在逐年增加。
平台流量的分类
平台流量分为公域流量与私域流量。公域流量靠算法分配,私域流量则为主播自己的粉丝。当视频播放量达天花板后,公域不再推荐,私域仍可观看。像快手早期弱运营时,流量控制权弱,新主播发展难,这也促使平台进行变革。流量分类直接影响主播的发展策略,懂流量规则才能在平台生存得更好。
例如一些娱乐主播,他们前期靠公域流量增长人气,在后期则更注重私域流量的累积与维护。在不同类型流量的作用下,主播的发展轨迹也截然不同。
快手的平台变革
2020年第三季度快手应用改版。一是扩容公域流量,二是加大公域流量对直播的分发。宿华也提到快手流量占比是用户自然选择的结果。如今的流量分发有长期价值和粉丝价值两个逻辑。这一系列的变革都是为了提高商业化收入,改变过去流量控制弱的局面。
从实际层面来看,改版之后,一些原本发展受限的主播得到了更多机会。一些新的直播形式和内容开始大量出现,平台的商业化进程得到了有效的推动。
主播管理模式
快手有专门事业部管理大V,中小红人由电商事业部管理。这种分层管理模式有利于平台资源的合理分配。一方面可以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在头部主播,另一方面也能给中小主播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倾斜。
在管理上,对于大V主播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对于中小红人则更注重其潜力的挖掘。这一模式在实际运用中也有很多细节需要不断调整。例如如何界定大V与中小红人,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标准。
快手电商政策
前两年快手扶持产业带商家和引明星进直播间。如今平台为品牌提供公域流量强曝光、官方对投流量等优惠政策。这吸引了大量品牌入驻。品牌看重平台的流量优势,平台也需要品牌来提高商业价值。
许多品牌借着这些政策在快手电商平台上迅速崛起。一些地方特色产业带也因为得到平台的扶持,产品销量大增,知名度提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流量购买之风盛行
如今在平台买流量已成风气。过去买流量的情况不像现在这么普遍,以前平台控制不住主播,现在情况大不同。对于快手来说,压制头部主播虽会影响GMV。但这也是为了让流量分配更合理。其他平台也存在类似现象,就像抖音,基因不同但也面临追求新突破时的电商流量刚需。
从行业整体看,流量购买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也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像“交保护费”这种黑话的出现。对于很多从业者来说,这种风气的盛行是一种无奈但又不得不跟从的趋势。
你认为这种流量付费为主的平台商业变现模式是否会影响直播行业的长期发展?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