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外卖的调整总是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从电商到本地生活服务,再到如今经营方式的又一次调整上线随心团,这其中有着许多的故事与深意,既涉及到商家们的利益,也涉及到整个外卖市场的格局变动。
抖音外卖转型之路
抖音外卖之前处于电商部门,而后回归到本地生活服务。这一转变本身就有诸多内涵。它或许是看到本地生活服务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本地生活范畴内,外卖又是重要的板块。据Tech星球媒体报道可知,外卖在本地生活市场有着诸多优势,例如高消费频率、高回购率及高用户渗透率。这种转型是向着更贴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在探索。在不同的部门,就意味着有不同的运作模式和资源分配,抖音外卖处在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之中。像这样一个热门的业务,每次变动,内部团队肯定也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从不同视角去衡量调整的必要性,包括市场份额的获取可能性等。
这些转变也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只是觉得订餐的方式或者平台的推荐内容有了些变化。但对于内部工作人员、商家可是不小的影响。比如策略调整时,各个部门对接工作可能要重新规划,资源也要重新分配整合,以适应业务新定位。
随心团业务的本质
随心团业务是在之前团购配送业务基础上的升级。它有着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在随心团业务推出之前,商户想在抖音上架外卖只能通过小程序。自11月1日起,相关的外卖链接调整情况,都说明了这一业务在逐步规范经营模式。对于不在直营城市且不满足“随心团”标准的商家,还得借助小程序平台。这其中充满着限制与机会。
它既可以让满足标准的商家获取更多抖音平台算法带来的个性化、精准的流量。同时也让那些未能满足要求的商家只能先在较为基础的小程序平台上继续努力。这一业务的推出是抖音外卖一条新的探索路径,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走出与众不同的路,但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实践检验。从目前看,它让一部分商家看到新希望,而另一部分商家则陷入了迷茫,这一政策对不同商家影响截然不同。
避免竞争的策略
抖音外卖此前就有侧重60元以上套餐的经营策略调整。这可能是一种避开美团、饿了么等直接竞争的方式。这些老的外卖平台已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抖音如果正面硬刚可能讨不到什么好处。选择差异化竞争,可以在众多外卖平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
然而,相关负责人对此予以否认,还表示团购配送业务要拓展到更多城市。这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一方面不想让外界觉得自己在退缩,另一个侧面也显示出在市场竞争中的不甘。无论是承认还是否认,我们看到抖音外卖在不断尝试不同的经营策略来应对市场竞争,不管怎样的策略调整都是想找准自己的定位,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服务商与商家的遭际
多次的政策调整,让服务商苦不堪言。他们不得不承受政策反复带来的被动亏损。对于商家来说,信心也受到了打击。毕竟商家在平台上投入了资源和精力。他们希望平台的政策稳定,这样能进行长远的规划,可抖音外卖这样不断的调整,让商家害怕投入了没有回报。比如一些商家可能刚刚适应了一种外卖模式,又要重新按照新规则来调整。这让他们在资源分配、人力安排等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而且商家还面临着其他平台的竞争,在抖音外卖政策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选择分散精力到其他比较稳定的外卖平台。
调整背后的深意
抖音生活服务员工提到,多次调整是为了尝试更多方式打通业务流程。这是从抖音公司内部出发的一个宏观视角。外卖业务在抖音内部与其他业务像是到店餐饮、酒旅等是有协同效应的。用户如果能享受到良好的外卖服务,或许会带动其到店消费,这是一种无形的商业吸引链条。抖音希望通过整合业务,形成一个完整的本地生活服务闭环。这是对未来商业布局的一种向往,想让用户在抖音平台满足多种消费需求,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平台的商业价值。
竞争对手的动作
不仅抖音在外卖市场积极调整策略。快手、京东等也不甘落后。快手从3月起就优化商品外送功能,有“仅支持外送”的标签和“外卖到家”服务等动作。美团也在尝试新业务,进行低价外卖业务的测试并且探索内容带货和外卖种草功能。这些对手的行动对于抖音外卖来说是一种挑战。抖音外卖此时的调整既要考虑自身发展的优化,也要应对外部竞争的压力。市场就这么大,每个参与者都想多分得一杯羹,抖音如何在这些竞争对手的夹击下,立足自身优势,弥补自身劣势就显得至关重要。
抖音外卖未来到底能走向何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也希望大家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